第124章 歼敌百万,震惊全球

只不过最后围城的部队都是奥军,而德第6集团军早就撤走去干别的更重要的事情了。

奥军最后也没强攻城市,只是切断内外一切联络,逼迫塞军投降。这也是为了减少双方的伤亡,同时也为了打掉塞军将领和文官集团的威信,让他们将来再也难以号召到平民为他们卖命。

塞军坚持不投降,城内断粮后,普通平民就会希望投降。最后个别最死硬的塞文官和将领,就是被本国饥民干掉,最后才投降结束战争。

最终,只有大约7万人的塞军正规军,战役期间不在贝尔格莱德,而是在南部山区,就继续躲到马其顿乃至阿尔巴尼亚,坚持山地战骚扰,还有 。

考虑到当地形势的复杂,奥国暂时也没办法。

后来听取了德玛尼亚顾问的意见(也是逼迫),奥国高层为了释放战力和物力,同意进行一些开明的小改革,

奥国当局给予境内的克罗地亚人高度的自治地位,并且把克罗地亚山区划出来,跟新打下来的多瑙河以南的塞国占领区,外加尚未占领的塞南部山区,通通划为一整个“克罗地亚自治邦”,

以后就给予克罗地亚人在克罗地亚、波黑、南塞的统治权。同时让当地的波黑人自己管自己,克罗地亚人也不去干涉他们。

如此一来,奥国就只占贝尔格莱德以及其北部的平原地带,将这些平原都划入匈牙利。

而南部山区就不要了,归一个自治邦所有,将来也承诺克罗地亚人不用给维也纳当局任何财政上缴,维也纳也不给当地钱,让他们自给自足。

克罗地亚只需要确保在军事和外交上和维也纳保持一致,其他什么义务都不用承担。

这块赔钱地区的直接治理权力,就此放权下去。从此这片火药桶地区也算是退出世界大战了,关起门来自己解决,不再占用帝国资源。

克邦成立之初,德奥给自治邦一笔启动装备,都是淘汰下来的二线老旧装备,

以后还要更多装备的话,就按内部价买,或者让克罗地亚兵给奥国或德玛尼亚当雇佣兵,用雇佣兵工资换更多武器装备弹药,这都无需赘述。

总而言之,塞国损失 ,从此退出战争。

原本地球历史上,塞国在 ,而且布国给东南欧国家提供海运。所以塞国败军还能退入希腊,或是被布国的舰队转运到科孚岛。

但本位面因为鲁路修的蝴蝶效应,布国陆军之前在伊普尔被几乎全歼,连加里波利战役都被迫推迟了。所以布国至今在东地中海毫无建树,也就完全不可能接应塞军。

塞国退出战争后,布列颠尼亚人指望吃盟友的流亡人力给自己卖命都吃不到,也算是间接为布国减少了三十万军用炮灰人力。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