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此次作战,他们并没有配备火焰喷射器,少了那种在西线肃清防御工事的神器后,清扫守军火力点变得稍稍麻烦起来,还是得填人命。
一番核计后,鲁路修很快又发现几个短板:“看来情况有些麻烦,我有点过于相信此前敦刻尔克要塞争夺战的经验了,但那次战斗,其实持续时间和烈度,都不如今日这一战。
我们要打巷战、逐屋清扫的话,手榴弹就不够用了。打巷战一定要破墙进攻,不能走门,容易被敌人蹲点阴到。但爆破需要大量的集束手榴弹。
还有,我们的掷弹筒虽然不少,但手榴弹太少,空有筒子没弹药也只是废铁……难道要指望明天一早,再让飞艇队飞一波,为我们运来补给物资?如果要靠空投再补给一次的话,现在就要给后方发报了,他们也好有半夜的时间准备东西。”
鲁路修盘点清楚问题后,也并不讳疾忌医,直接提出了再次空投以获取补给的建议,让大家参考一下。
库斯马内克中将也赞成补给,而一旁的凯塞林中校,则灵机一动、提出了一个更加激进的想法:
“如果可以空投的话,能不能呼叫其中几艘飞艇、跟敦刻尔克战役时那样,改为直接执行轰炸任务?我们目前没有重炮,也不可能空投重炮。靠空投手榴弹、再让士兵们用掷弹筒和人力投掷逐屋突破,不如直接配合一定的轰炸,打开进攻道路。”
鲁路修眉头微微一皱:“直接轰炸?这个效果倒是可以,但是,只有高空轰炸才能避免敌人战斗侦察机拦截,很难确保打击精度。如果要进攻重点目标,就得降低高度了,安全性就没保障了。”
凯塞林想了想,又提醒了一个重要情报:“但是我觉得,这种风险是完全值得的。我们解救出来的战俘兄弟,有不少是之前被露沙看守逼着当过火车站装卸工的。
我刚才分别问了一下,他们有些人能记住地形,大致知道利沃夫火车站附近的各个仓库位置。比如有些战俘,原先给敌人装卸过弹药、运去火车站附近的弹药库,听说那里有的弹药库存了十万发数量级的炮弹。
火车站弹药库的建筑很坚固,听说有半米以上的钢筋混凝土墙,设计的时候就确保能挡住 。但如果有超重型航空炸弹,还是有可能炸穿的。
而且,刚才中午我们做攻城计划的时候,也稍微讨论过几句‘如何避免敌人在火车站仓库区失守时,有序逐次破坏仓库,避免我们缴获物资’的议题,当时不是没什么好办法么。
现在我突然想到,要是我们能够爆破敌军弹药库、把火车站区的敌人都炸死,我们再趁势猛攻过去,或许能夺取其他仓库。这样弹药的库存虽然缴获不到了,可废墟里的武器、被服、军粮,说不定还能捞回来。”
弹药库这种东西爆炸,方圆数百米内肯定是不会留下货物的。人的肉体扛不住如此巨大的爆炸,但货物就不一定了。
纺织品、被服之类的,只要没有被火灾波及,光是爆炸的冲击波和破片时损坏不了的。钢铁的武器只要不被砸到,稍微隔远一点就没事。至于军粮,也是只要不起火灾,到时候收拢一下还能吃。
至于弹药,反正本来也没什么可能缴获——要是德玛尼亚人真打到火车站弹药库了,敌人是很有可能装定时器延时引爆的。到时候冲进去想要占领的德玛尼亚士兵反而有可能被大批炸死。
既然如此,还不如提前帮敌人引爆。
这个诱惑足够大,终于说动了鲁路修:
“凯塞林中校这个建议非常好!我们立刻拟一个需求,赶紧趁夜发报给后方。至于担心敌人警觉和拦截,我觉得还是可以配合之前‘凌晨起飞、清晨抵达战场并轰炸’的办法,打个时间差,把风险压到最低。
我们就让后方还是凌晨3点起飞飞艇,5点半抵达利沃夫,然后在地面引导下校准航线误差、重新寻找到目标,再投弹,应该可以做到。”
凯塞林得到长官的首肯,立刻去制定详细计划,随后就由施魏因施泰格亲自发报、请求后方协调空中支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