掷弹筒、轻机枪这些兵器,则是通过单独的武器箱、挂着降落伞丢下来的,原本以为会有一部分装备落地时摔坏。
但最后结果却发现,摔坏倒是根本没有摔坏的,但有少部分军火箱在落地时深陷到泥地里找不着了。但只要能找到的,都可以正常使用,一件摔坏的都没有。
鲁路修收到这些初步信息时,内心也颇为感慨:自己做计划的时候,一切都比照着地球上后世诺曼底敌后空降的情况在规划,但却百密一疏,没想到东线战场和西线战场的细微地理天气差异。
这边可是黑土地大平原的翻浆期,摔死人和陷没物资的情况、原因,跟西线都是不一样的。空降作战理论,将来还有得学有得完善呢,自己也不能光靠这点先知先觉一直吃遍天,得让专业的人来心思研究。
士兵们落地后再捡枪、收拾弹药,前后了 ,随后就朝着西北边6公里的战俘营奔驰而去。
……
凌晨5点半,利沃夫西郊、戈罗多克镇战俘营。
这座战俘营的最高长官、奥斯马诺列夫上校还在睡梦中。
最近半个月来,西边的战事越来越激烈,不过这一切都跟利沃夫这边的驻守部队没关系。
这里的驻守部队,都是在前线已经打残、疲惫不堪后,退下来休整的。
奥斯马诺列夫上校曾经带着他的团,参加过普热梅希尔要塞围城战,他的团满编有接近 ,就只剩 。
回到后方稍稍补充了上千名新兵,如今恢复到 。他分了其中2个营在德玛尼亚战俘营这边,约 , 。
因为在围城战中伤亡颇重,上面才把他撤回来,让他看守普热梅希尔要塞投降的战俘。
那些战俘曾经都是他的老对手,在死守要塞的过程中杀了他手下一半的袍泽。所以奥斯马诺列夫上校对这些战俘有着刻骨仇恨,看管起来非常严厉,逼迫他们干苦役的时候也非常下死手。
这4万5千人的德玛尼亚族战俘,平时的主要工作任务,是维护利沃夫周边的铁道路况,以及去利沃夫火车站装卸车,外加耕种利沃夫附近的田庄。
去年年底利沃夫附近地区的冬小麦种植农时并没有耽误,麦苗种得很好。但今年入夏以来,因为周边地区成了战区,很多农奴逃荒了,到了5月下半截,本该是冬小麦的收割季,却没人收粮食,就需要逼迫战俘去抢收抢种。
种田比其他苦役更难管理,因为工作场地面积很大,看守难免有看不住的时候。才收割了一周麦子,就有好几百个战俘找机会偷偷溜了。
还有一些战俘军官,则是利用投降时享受到的“军官被优待、可以保留个人财物”优待,私藏了一些金马克,然后趁着下田劳作的空档,偷偷塞金币给看守的露军小兵。
露军军纪很差,有些普通士兵都是农奴出身,没见过什么世面。有贵族出身的军官战俘塞给他们金币,他们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收钱偷偷放人了,回去就只报一个自行逃跑。
因为逃跑不可能杜绝,奥斯马诺列夫上校也就不怎么惩罚自己的兵。
每次发现有逃跑,他都只会搞株连,把出现逃跑的那部分战俘部队,抽一些“疑似有逃跑动机和倾向”的出来,枪毙了以儆效尤。
如果是逃跑未遂被抓到的,那就更不用说了,可以名正言顺直接枪毙。
最近一周里,逃掉的战俘有几百人,被他枪毙掉的战俘也有数百近千人。剩下的4万3千多战俘只能是敢怒不敢言。
此时此刻,正是将士们沉睡将醒未醒、迷迷瞪瞪的点,天色也仅仅是刚要微亮。
突然之间,“砰砰砰~”的掷弹筒抛射声,就在营地外围此起彼伏地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