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林诺夫斯基军长:“决定了,就这样吧,防线既然已经被突破,再指望全线处处死守已无意义,现在需要的是专注死守铁路一线、徐徐后撤拖延时间。敌人绕后的部队是从崎岖泥泞的野地里绕过去的,肯定没什么重炮,我军有重炮,稳扎稳打往后方回撤,一定可以拖够时间,把部队和重装备都带走!”
不过,在军长做出这个决定后,还是有军参谋和个别师长指出了一些风险:“这个计划,整体上没问题,绕后包抄我们的敌军,是走泥地绕路过去的,也确实不会有什么重炮。
可在我军正西方、沿着铁路推进过来的敌人主力,必然有大量的重炮,我们要是分兵进攻身后之敌,正面的敌人趁机强攻、防线崩溃怎么办?”
别林诺夫斯基军长也很快意识到这个问题,又查漏补缺道:“正面防线当然也不能放弃,这样,让第 , 。
同时,从南侧丘陵地带绕过来的第 。 。”
他手头还剩4个师,1个师填线顶住,2个师回头对付身后之敌,最后1个师总预备队。
完美。
虽然最后肯定会节节败退、沿着铁路后撤,但按照这个打法,撑上三五天肯定没问题,而且最后残部肯定能退回热舒夫,乃至普热梅希尔要塞。
至少别林诺夫斯基军长自己是这么认为的。
这个计划很快被执行下去,露第56/ ,次日凌晨,就要开始对楔入铁路线后方的德玛尼亚军先锋,组织强力反击,以重新夺回阵地、打通铁路线。
然而,他们很快就将感受到敌人突击营战术那可怕的攻防转换速度。
……
“快!所有部队跑步前进!先锋友军那么快就撕开了口子,我们必须赶快补防到位!”
黑夜中,德第 。沿着白天那些突击营趟出来的血路,依次包绕敌军后方。
因为要从城镇之间的野外泥泞田原上行军,第 ,3个师的炮团都临时拨给了友军使用。
只有极少数 ,进行越野机动、拉到敌后部署。
第 ,甚至只落后突击营1~2个小时的路程。突击营半夜穿插到位后,第 。
然后平均每小时都能再赶到1个团,天亮时在敌后已经有1个整编师的规模了,敌人的北线侧翼还有2个师在机动。
已经机动到位的部队,也立刻开始构筑野战工事,以最快的速度挖掘散兵坑,或是依托自然地形布置重机枪阵地和轻型迫击炮。
还有 ——这些炮,是下午的时候,博克上校的那几个突击营,反冲锋露沙军的第 。
而与此同时, ,全部可以睡觉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