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为了沙皇,直扑布达佩斯!(七千字

所以,帝国必须在今年之内,彻底把奥国打得退出战争!这是底线不能拖了,要是奥国这种鱼腩都拖过年,打德玛尼亚得几年?而要在今年解决掉奥国,就必须在夏季攻势里夺取整个匈牙利盆地。

让奥国粮仓的秋粮全部落入帝国之手,这样帝国冬天就不会再饥荒了,奥国反而会饥荒。如此一来,等到冬季攻势的时候,肯定能夺取奥利奥核心本土、攻入维也纳!这一切计划都是不容置疑的,我们必须趁着翻浆期结束前的时间,尽快扩大战果!

而且,我可以给你再透露一点上层消息:陛下最近又让拉斯布金国师预言过了,国师说陛下的计划必然能成功,他已经看到了未来,只要前线部队竭尽全力加速进攻,夏季攻势一定能夺取布达佩斯!冬季攻势一定能夺取维也纳!”

‘那个狗神棍的话也能信?!’布鲁西洛夫内心几乎要气炸了,但这种念头他也只敢在脑子里转转,绝对不敢说出口。

从尤多维奇上将口中听到“国师”这个词的时候,他就知道这次怕是没法扭转了。

沙皇那个昏君,费奥多罗夫娜那个奸后,都非常信任宫廷中的个别神棍。有个神棍因为据说能缓解皇太子的血友病,被费奥多罗夫娜皇后极度信任,甚至能随意出入后宫、秽乱宫闱。沙皇陛下也经常让他占卜、预言军事决策的吉凶。

只要神棍说了全力进攻是大吉大利的,那沙皇就会果断要求前线将帅全力进攻,谁抗命谁就撤职上军事法庭。

布鲁西洛夫连肺都要气炸了,却也只能硬生生憋出内伤,最后试图进行一点点技术层面的劝解:“可是……司令阁下,我始终觉得,您太轻视克拉科夫方向的敌人可能存在的威胁了。

就算现在敌人没有往那个方向增兵,但只要您进一步在山南投入兵力,敌人迟早会往克拉科夫增兵的,我必须确保我军北线侧翼的安全……”

尤多维奇上将粗暴打断:“现在是翻浆期!给你一个军堵住克拉科夫到普热梅希尔之间的铁路线,还不够吗?再给你留两个师,填远离铁路线的荒野区防线,一共五个师还不够用?”

布鲁西洛夫:“不够用,我觉得,我们不仅要重点防守铁路,连铁路南北两侧的丘陵缓坡地带,也要各留至少一个军填线,一个师太少了!”

尤多维奇上将:“你这个蠢货,你忘了现在是翻浆期么?远离铁路线的地方,不是崎岖就是泥泞,敌人只能靠步兵踩着泥地过来进攻!这种烂地留两个师填线还不够?敌人是没有重火力的——哦,最多有一些掷弹筒!

而且我又不是一直不提防北线,只要过了5月20日——好吧,再给你一点面子,只要过了5月 ,我就让一部分之前血战疲惫的部队,轮换回山北二线填线休整,如何?”

布鲁西洛夫还要据理力争,但已经没有什么决定性转机了,最终这些零敲碎打的讨价还价,也只是让尤多维奇上将在留守部队的构成比例方面,稍稍让了些步:

“你还嫌后方不够安全?那行,我再退一步,这样好了,你在面朝克拉科夫方向,还是留5个步兵师填线。同时,我军目前还有8个骑兵师,而山南战线还没有突破科希策,大军没有进入平原地带,骑兵留多了也没用,反正堵在山道里用不上骑兵。

我可以先把一些骑兵师留给你,你就沿着后方铁路线和各个节点机动布防好了。你把第8集团军的步兵师只留7个,5个放在西边、1个放在普热梅希尔、1个放在放在利沃夫,其他都给我送来,我把骑兵部队尽量留给你。”

一番讨价还价后,最终结论是:

露沙西南方面军总计 、8个骑兵师。

留下7个步兵师(西线5、普热梅希尔1、利沃夫1)、6个骑兵师,总计 。交由第8集团军司令布鲁西洛夫统帅,负责保护后方。

剩下 、2个骑兵师,总计 ,进一步撕开奥国的防线,在近日内攻破科希策,再进攻布达佩斯。

但是,在5月 ,方面军司令尤多维奇承诺再分8个作战疲惫、伤亡较大的师到后方休整,顺便给布鲁西洛夫填线用。

布鲁西洛夫最终也只能争取到这样的条件了。

本次世界大战中,露沙军队的人员编制规模,其实是比西边各国都要大的,露沙从来不缺人口,一个师甚至能达到2万2千人(德玛尼亚和布列颠尼亚,一个师都是1万8千人)

只是露沙工业化太差,太穷,武器装备配齐率极低。经常会出现两个士兵合用一把步枪、等前面的士兵死了后面的捡枪再战的情况。一个连都没有一挺重机枪,要到营级才有机枪,一个师才配一台无线电。

所以,西南方面军的 ,实际上因为骑兵师只有步兵师一半的人数,理论总兵力 。

但经过去年的加利西亚战役,以及今年的喀尔巴阡战役前几个月的厮杀,哪怕后来有所补充兵源,尤多维奇手上的实际兵力,也还是要比满编状态下缺额了两成多。

如今实际剩余兵力,应该还在 。

他拨出 。

而留守北线的 。

北线的这 ,还有2万人部署在普热梅希尔、2万人部署在利沃夫,还有5万骑兵沿着各铁路线等处巡逻,作为机动增援力量。

这一部署计划从5月5日开始执行,到5月9日基本完成调度,该往南冲的部队,基本上都调度够了。

而且,尤其是在5月 :在方面军司令尤多维奇上将的持续孤注一掷猛攻下,匈牙利喀尔巴阡省的省城科希策省,终于被露沙军攻破了!甚至比原计划还提前了几天!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