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德玛尼亚第4集团军,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靠着战前充分的静默、严密的准备,集中兵力发起了又一轮穿插攻势。
第4集团军的作战计划很简单,就是直接集中兵力,从阿尔内克和斯滕福德、卡塞勒这几座小城镇,往正西方穿凿,直插加莱南方的滨海小镇勒图凯。
勒图凯大约在阿尔内克以西 。加莱和勒图凯之间,有一片滨海高地,名叫“奥帕勒海角”——也正因为有这一片凸起的山峰,所以加莱附近才会成为整个布吉利海峡的最窄处,海面都被两岸的山地给夹窄了。
加莱的西南边,和对岸多佛港的西南边,都有大片的“白崖”地形。这些白崖断层带地貌自然是军事进攻应该避开的,符滕堡大公的进攻方向,也就绕向了这片高地的南侧,要把整个高地区给包饺子包掉。
德玛尼亚人的进攻还算突然,而且非常孤注一掷、集中压力于一个点。
符腾堡大公投入了3个突击营,形成连绵不绝的波状突破,后续则跟进数个巴登、符滕堡和黑森来的精锐主力师。而且最初 。
尤其斯滕福德站附近,好歹算是一个铁路枢纽,德玛尼亚人在进攻前集中了二十几台列车炮,进行猛烈轰击。
强大的火力准备,让法兰克人在接触线正面最初的两个城镇里,根本就站不住脚。
阿兹布鲁克、德莱特等城镇在数日内便告失守。
其中德玛尼亚人为了速战速决,几乎用 。法军伤亡数千人后,就出现了心态崩溃,部队大踏步后撤收缩。
符腾堡大公靠着突击营的轮番进攻,和主力师的激进填线,在4月 ,直到快靠近海岸线的时候,才再次遇上相对坚决的抵抗。
但即便如此,符腾堡大公也还能以每天2~3公里的速度深入敌军防线,最终在4月 。
理论上,打下勒图凯也没什么,因为勒图凯只是一个小镇,从加莱到布洛涅一线还有不少相对坚固的滨海据点可以继续守。
但这一次,法兰克军队似乎已经成了惊弓之鸟。
大家都觉得:事不过三,德玛尼亚人靠着这种“奔向大海”的战法切断滨海敌军陆上退路、然后再配合海军封堵海上退路的打法,已经重复了太多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