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历史上,要塞里一共有 ,都是口径不一样,敌人拿到后暂时打不了,需要再缴获德奥制口径炮弹才能用。露沙军缴获之后,也想着后续靠战场缴获能让这些武器运转起来,便没急着后运。后来马肯森的军队反攻夺回要塞时,这 。
由此可以看出德玛尼亚族军官做事的严谨。
因此,本位面凯塞林转述的鲁路修的投降计划,也被执行得非常严谨扎实。
要塞的防御工事全部在投降前被爆破,甚至这些军官也不知道“友军将来会在较短时间内反攻”这个消息,他们纯粹就是出于要塞设施不能资敌的考量,把防御力强的点位全部自己炸了。
而磺胺药的管理,也非常严谨,因为药物本来就不多,是不允许给士兵配药的。都是在军医院里统一管理,军医发现有伤病员需要服药,就直接让护士给伤病员当面吃掉,士兵是藏不了药的,都不让士兵过手,军医院的账目也就很清晰。
最近几天不用再考虑“药还能用多久”的问题了,就集中给伤病员最好的治疗条件。原本因为缺医少药、轻伤员或者生小病的人,都让自己扛着,现在全部能治就治,该吃药吃药,该涂酒精换纱布的全部涂换,药品全部吃光用光。
在库斯马内克中将的严谨管理下,也在凯塞林少校的反复宣传贯彻下,士兵们虽然即将投降,精神状态却维持得非常好,士气也比之前反而回升了一些。
眼看五天的时间即将到了,最后一批原本保留着打算用于突围的骡马也都杀光吃光了,药也用完,弹药也爆破光,要塞防御工事也自行炸塌了,库斯马内克中将终于决定带着 。
……
库斯马内克中将试图跟露沙军接触、商讨投降条件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围城部队营中。
负责包围此要塞的露沙第3集团军司令、拉特科.德米特里耶夫上将,和指挥露沙第 ,最后答应了一个附条件的投降约定。
军官可以得到优待,不用服苦役,但士兵们必须交出武器,然后参加后勤劳动和基础设施修复,帮着露沙军维护铁路和翻浆期的公路。还要分出相当一部分人力,帮忙挑运物资、翻越杜克拉山口。
而几乎就在库斯马内克中将正式投降之前,西线传来的一些消息,也让拉特科.德米特里耶夫上将和谢利瓦诺夫中将愈发兴奋,也愈发觉得机会难得。
似乎露沙军必须抓住翻浆期最后阶段这一黄金窗口期,翻山南下进入匈牙利盆地了!
原本参加围城的 ,他们陆续翻越山口,开始对匈牙利腹地发起进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