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短暂的接触,鲁路修也看出来了,这家公司的家族式经营氛围非常浓厚,是典型的威权式决策风格。
老板埃米尔.伯格曼,就是初代创始人西奥多.伯格曼的亲侄儿。
连技术领域,也是两个都姓“施迈瑟”的设计师说了算。
历史上老施迈瑟,也就是路易斯.施迈瑟在 ,然后就轮到儿子雨果.施迈瑟继承他的职务,随后就搞出了mp 。
连技术岗的负责人都能“世袭”,这在后世的科研企业里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但在 。
毛瑟,西门子,保时捷,很多家族父子甚至祖孙都是技术大牛。
鲁路修也没时间慢慢铺垫,于是敬完酒就把话题引到了自动轻武器领域:
“听说贵公司自开战以来,就在钻研我国的自动武器轻量化改造问题,不知有什么最新进展么?”
因为这个时代还没有“冲锋枪”这个新名词,历史上第一把冲锋枪要一年半之后、才被一个意呆利佬造出来。鲁路修讨论时也只能换别的词替代。
德玛尼亚军队在自动火力轻量化方面,一开始确实走得比较慢。
他们的mg 、精度、可靠性都比布国的维克斯重机枪优秀,射速也相当。
但唯独在整枪的重量方面实在是太重了——维克斯重机枪全重也就 !
两者的枪身就差了8公斤,而脚架更是差了 ——mg !
当然这个四脚架的性能是非常好的,让mg ,但就是太重了。导致这东西只能用于阵地防御,根本没法在机动进攻中使用。
德军“低攻高防”的特性,一小半要归咎于这挺重机枪的机动不便。
战争开始后,包括毛瑟、dwm母公司,还有dwm位于巴登公国的卡尔斯鲁厄子公司,乃至眼前的伯格曼公司,都尝试了各种轻量化改造计划。
其中伯格曼公司应该算是走在最前面的了。
不过如今毕竟才 ,老施迈瑟还是有些没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