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一场气势如虹的追击战,就这样在越来越靠近布吉利海峡的海域上演了。
希佩尔带着战巡和轻巡,抛下了航速略慢两节的沙恩级装巡,以最大速度狂追布军舰队。
追击状态无法摆角度用舷侧对敌,双方都只能凭舰首炮或舰尾炮互射。
也无法精确测距,只能瞄准左右方向后、随便估个远近射程就开火。
但布军舰队的炮击火力实在太弱,这种炮击对抽的劣势实在太大,不时便有军舰中弹爆炸起火。
被打得急眼了之后,偶尔也有布军轻巡舰长脑子一热、想要掉头对冲放鱼雷。
但这种缺乏组织的零星行为,只会再次变成葫芦娃一个个送,改变不了什么。
希佩尔就这般追着“女王号”,从尼奥波特一路砍到敦刻尔克。半路上轻巡挡杀轻巡,驱逐挡杀驱逐。
法兰克人从敦刻尔克港派出鱼雷艇队帮友军助战,但因为来得仓促,缺乏组织和规模,也都被各个击破。
尤其法兰克人 ~3公里。往往还没逼近到有效射程,鱼雷艇被一发 。
最后,希佩尔舰队终于在敦刻尔克以西十几海里的位置,彻底追上了“女王号”。
四艘德战巡从东北侧后方接近,渐渐与“女王号”并行, “女王号”疯狂齐射。
,“女王号”仅仅坚持了四五轮炮击,就连续中弹。
交战距离从四公里一直打到两公里多,最后所有战列舰的炮口全部彻底放平射击,完全没有仰角,完全无需测距。
就这么炮炮到肉、弹弹炸裂, 。
“女王号”在仅仅 。
其实从大约第十发往后,它就已经彻底失去战斗力,只是一条漂浮的空壳了。
只是希佩尔怕夜长梦多,怕这里已经离布列颠尼亚本土太近,追求极致地速战速决,这才疯狂补刀甚至鞭尸。
炸到 ,“女王号”终于锅炉、弹药库先后爆炸, “飞头”掀到数百米高空。
当天凌晨,据说站在多佛海岬白色悬崖上观海的布列颠尼亚平民,都能遥望到东边几十海里外星星点点短暂闪耀的火光——那就是“女王号”弹药库爆炸并且飞头的火光。
多佛可是布吉利海峡最狭窄的位置,多佛港和对岸的加莱港仅仅隔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