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

他转向卢象升:“卢卿,你先退下吧。将那份马草疏,结合朕今日所言,再做修订,然后重新提交上来。你的具体任命,随后就到。”

“臣,遵旨!”卢象升躬身一拜,带着满腔的激荡与些许的困惑,退出了暖阁。

……

暖阁内再次安静下来。

朱由检沉吟片刻,这才转头对高时明说:“高伴伴,近前来,朕要说的有些多,你还是记一下罢。”

他看着高时明铺开纸笔,一边组织着语言,一边缓缓开口。

“方才卢象升马草一事,朕有几道旨意要一并发出”

“第一道旨意。”

“迁卢象升为左佥都御史,巡抚永平、河间、顺天三府。”

“敕书中令其专管马草事宜,期间三地所有军事、民政、七品以下官吏任免、商民征调、府库钱粮,俱听其便宜处置!”

“此外,再钦赐王命旗牌一副,若遇阻挠之辈,可便宜行事!”

杨景辰最初对卢象升的任用建议是“巡按”,重在监察。

但朱由检给的,却是“巡抚”,是真正的方面大员,是行政、军事、监察三权合一!

区区马草一事,所费不过十八万两,确实不需要一个巡抚大臣前往。

然而马草牵连出来的诸多事宜,却刚好可以为他的北直隶新政,趟出一个样板,搜集最坚实的一项数据。

改革,改革,第一个事情不是试点,而是调研啊!

他话音未落,继续说道:“其二……”

说到这里,他突然有些失忆,想不起来细节。

没办法,今天聊了三个人,全是信息含量巨大。

朱由检转头问道:“方才卢象升说,若只在永平本地召买马草,需银几何?”

不等高时明回忆,王体乾已经抢先一步,躬身答道:“回陛下,是九万两。若本次就兼用河间、顺天两府,则耗费或能更低。”

朱由检脸上微微一笑,赞许地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

“卢象升初入京畿,所做调研多得于旁人之口,终究不够牢靠。”

“为政者,最忌想当然。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凡不能完全确定之事,都要预留缓冲。”

“你传朕的口谕,让他将马草策论中的预算,改回原先的十八万两。”

“稍后该户部、兵部知道,将存银凑上一凑。若有缺口,再由朕的内帑补足。然后让卢象升将这十八万两,一并带去上任!”

高时明奋笔疾书,完全顾不上答话。

“其三,命田尔耕,点选两旗锦衣卫校尉,随卢象升一同上任。”

两旗,二十人。既是护卫,也是他安插的眼睛和耳朵。

史书上的卢象升值得信任,但现实中的卢象升,他却不可能盲目相信。

千载史书悠悠,谁知道中间究竟发生过什么呢?

更何况,日后外放的督抚会越来越多,将锦衣卫外派,以获取多方信源,必须形成定制。

多一个信源,总归多一分真实。

“其四,将电报体系,对卢象升全面开放。授予其个人电报编码,许其组建小型电报中心,再赐一套独立码书。”

高时明奋笔疾书,一张雪白的宣纸上,很快便写满了密密麻麻、略显凌乱的字迹。

而一旁的王体乾,却是越听越心惊。

事权、钱财、人手、信源!

不过是区区十八万两的马草差事,陛下给卢象升提供的资源和信重,几乎快要赶上督师蓟辽的孙承宗了!

这究竟是卢象升此人确实简在圣心,还是这马草一事,背后另有玄机?

王体乾一时想不明白,只是将这事暗中记下。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