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刚参加工作五年的卢象升

这一个“好”字,听得卢象升整个人都不好了。

卢象升到此时,已经有些失落,却强撑着将准备的最后一个钩子说完:

“陛下,马草价低之时,多在麦收之后。”

“此时诸河汛期已过,最合船运,又兼漕粮北送之船将要返航。”

“若能借此空船,征收顺天府之马草,经漕运至天津……则别说十万,便是养马二十万,亦非难事!”

朱由检听完这话,终于转过头来,一双眼睛牢牢地盯着他。

卢象升心中一喜,果然,还是要从军国之事入手吗?

少年天子啊,果然……

却没想朱由检看着他,嘴角的笑容越来越大,越来越无法抑制。

终于,他再也忍不住,爆发出一阵惊天动地的大笑。

“哈哈哈哈哈哈……”

这一笑,就笑得朱由检前俯后仰,笑得眼泪都快出来了。

卢象升被这笑声搞得一头雾水,完全不知自己哪句话说错了。

他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一股恼火从心底升起,却又不敢发作,只能尴尬地站在原地,手足无措。

终于,朱由检的笑声停住了。

他直起身,走到卢象升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

“卢卿啊……”

朱由检的眼神里带着一丝戏谑,幽幽开口道。

“你不诚啊。”

卢象升猛地抬起头,眼神中充满了惊疑不定。

难道……?

只听朱由检淡淡开口:“朕今日召成卿、王卿入见,问的第一个问题,都是‘此天下是否已到了该革弊之时?’”

“朕看,这个问题,倒是不用问卢卿了。”

卢象升眼神一亮,拱手就要作答:“臣……”

“你是不必答这个问题了。”朱由检却将手一摆,打断了他的话。

他伸出一根手指,细细道来:

“其一,你言十万、二十万之数,是在试探朕有否平灭辽东之心,又对这桩军国大事,预期到了何种地步。”

卢象升的脸色瞬间一僵。

朱由检伸出第二根手指。

“其二,你言离任后贪腐再起,是在探究朕有否澄清吏治之志,而此‘吏治’,又到底是治标,还是治本。是到官员,还是通到胥吏。”

卢象升内心,已有些汗颜。

朱由检语速开始加快。

“其三,你言漕运空船之事,是在试探朕是否有整顿漕运,乃至变通漕运之心。”

“其四,田额不实,是在试探朕是否有清丈天下田亩之心!”

“其五,所谓兴农教事,是在试探朕是否愿在北直隶,再行农耕之事!”

朱由检说到这里,将完全摊开的五根手指在卢象升面前晃了晃,戏谑地问道:

“怎么?卢卿是以为朕没有读过《潞水客谈》,还是以为朕不知徐贞明、王应蛟、左光斗、徐光启诸公之事?”

一连串的名字,如同连珠炮一般从年轻天子的口中吐出。

每一个名字背后,都代表着一段朝堂的往事,一番改革的艰辛。

卢象升的脸上一阵青一阵白,羞愧得无地自容,只能尴尬地拱手道:“臣……臣不敢。”

朱由检摇了摇头,脸上的笑容不知何时已经收敛得一干二净。

他没有再看卢象升,而是转身,一步步走回御案之后。

当朱由检缓缓坐上宝座之时,整个大殿的气氛仿佛都为之一凝。

他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自上而下地俯视着殿中的臣子。

明明还是那张十七岁的年轻面孔,可卢象升却从那双深邃的眼眸中,看到了一种与年龄完全不符的成熟与威严。

是天子威压带来的错觉吗?

还是帝王之家先天早熟?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