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你们可知,何为‘黄金三章’?”
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的耳朵里。
几个文人面面相觑,脸上写满了茫然。
朱由检叹了口气,继续说道:“所谓黄金三章,便是故事的开头就要引人入胜。”
“开头,就要有危机!要让读者一上来,心就跟着主角悬起来!”
他扬了扬手里的稿纸,带着一丝恨铁不成钢的语气。
“你们看看你们写的这些,一上来就是几百字的背景交代,人物生平,谁有耐心看下去?这等文章,便是废纸!”
“听着!”朱由检加重了语气,“朕要你们在一百个字之内,就写清楚主角面临的第一个危机!”
“比如,辽阳城破,主角眼看就要被砍死!又或者,主角在逃亡路上,被后金的哨骑包围!总之,立刻,马上,就要有危机!”
他顿了顿,看着底下人似懂非懂的表情,放缓了语气。
“所谓故事,当于情理之中,起意料之外。先有悬崖勒马之险,方有绝处逢生之乐。若无危机,何来转机?”
“有了危机,读者才会好奇,主角要如何活下去。而接下来,你们要写的,就是主角如何解决这个危机。”
“但是……”朱由检话锋一转,“仅仅解决危机还不够,你们还要写,主角通过解决这个危机,获得了什么。”
“是更安全了?是获得了武器?还是得到了一个更重要的消息?”
“要让读者看到主角的成长,哪怕只是一点点!明白了吗?”
这次,底下的文人稀稀拉拉地应了一声“明白了”。
朱由检也不管他们是不是真明白,接着说道:“然后,就是一个个危机不断迭加。几个小危机之后,就要来一个更大的危机。”
“在一次次化险为夷中,主角不断成长,他接触到的人地位也越来越高,从而被卷入到更大的漩涡里去。”
“直到最后,才是故事的大高潮!主角积蓄了足够的力量,与大明王师里应外合,将所有迫害过他的后金官兵,屠戮殆尽,报此血海深仇!”
“这,才是朕要的故事!听明白了吗?!”
这一次,或许是感受到了皇帝语气中的郑重,文人们总算齐齐整整地回答道:“草民……听明白了!”
朱由检疲惫地挥了挥手:“下去吧,按朕说的,重新写过。写不好,就一直写下去!”
“遵旨!”
众人如蒙大赦,躬身告退,脚步匆匆,仿佛身后有猛虎在追。
很快,殿内又恢复了安静。
朱由检靠在龙椅上,揉着发痛的额角。
为什么不直接写《倚天屠龙记》?为什么不搬运《射雕英雄传》?
一方面,他只是个半吊子读者,情节记得零零散散,真要复刻出来,恐怕得全力投入——但他哪有这等时间!
而更重要的另一方面则是——文学,是要为政治服务的!
他现在是皇帝,不是什么需要靠写书赚钱的市井小民。
写那些金庸武侠,固然能风靡一时,可若是他治下的江湖好汉、任侠之徒因此多上一个数量级。
到时候什么华山派、衡山派都冒了出来,白莲教再摇身一变,自称明教正统……
那简直是自掘坟墓,自讨苦吃!
正因如此,他需要的,不是什么能流传后世的艺术瑰宝,而是眼下就能为他所用,为他的政治诉求服务的“定制文”!
用后世爽文的套路包装起来,看似在读一个快意恩仇的故事,实则要将后金的残暴、野蛮,将辽东汉民的苦难,深深地刻进每一个读者的心里。
如此一来,辽东前线的士气,江南、浙江等地区对辽饷的抵触情绪,或许都能得到改善。
哪怕改善不多,可成本呢?不过是养着十几个落魄文人罢了。
这性价比,高到爆炸,何乐而不为?
只是……这群文人,是真的有些菜啊。
穿越至今,他所接触的,无一不是大明朝最顶尖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