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虎兕将出于柙

东面,则是东江镇+后援朝鲜,侵扰宽甸、沿海等地,断其脚筋。

这三道无形的锁链,将后金死死地困在辽沈一隅之地。

如此后金其势虽猛,却终究是困兽之斗。

其声虽嘹亮,其势虽凶恶,然其爪终究不能及远。

天启五年,努尔哈赤挟数年积蓄之威,亲率大军猛攻辽西,却在宁远城下撞得头破血流,铩羽而归。

那一战,打出了大明的威风。

用时人的话说:“辽左发难,各城望风奔溃,八年来贼始一挫,乃知中国有人矣!”

他的兄长天启皇帝,更是欣喜若狂,下旨嘉奖:“此七八年来所绝无,深足为封疆吐气!”

与此同时,后金内部更是雪上加霜。

国中大饥,粮价飞涨,一斗米竟值银十两,甚至出现了人相食的惨剧。

努尔哈赤被迫下达了最残酷的命令——尽杀无谷之人。

此时的后金,虽然不能说是由盛转衰,但确实也来到了起兵以后最低谷的时期。

只要大明在这时候能抓住机会,再给上致命一击,或许,这心腹大患便可就此根除。

要知道,以小博大,最怕的便是陷入僵持。

小的那一方,必须依靠接连不断的胜利来维持士气与威望,一旦攻势受挫,陷入消耗,离败亡也就不远了。

——后世某场战争不也是如此吗?

可偏偏,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天启六年八月,努尔哈赤殒命,皇太极登基了。

他比自己,早一年登上了这个历史的舞台。

皇太极接手的,是一个内外交困的烂摊子。

外部强敌环伺,内部粮荒民乱,权力上更是四大贝勒共治,掣肘重重。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看似无解的死局,皇太极只用了短短四个月,便下出了一步惊天妙手。

他力排众议,不碰坚固的宁锦防线,反而挥师东向,先破东江,再压朝鲜,一战之下,竟逼得朝鲜国王李倧签下“兄弟之盟”。

东江镇元气大伤,朝鲜则从大明的盟友,变成了后金一定程度上的粮仓。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