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人贵有自知之明(一更)

他还是老老实实地,先去尊重这个世界里,那些用真刀真枪,用无数人的鲜血和生命总结出来的经验。

戚继光,就是这个时代最顶尖的军事家。

在江南打倭寇,做鸳鸯阵,到了蓟镇,又做车营,先看看他的兵书熟练一下。

后面再把这个时代前线趟过刀子的勇士叫过来一对一请教一下,才有资格对军事改革、军事行动指手画脚。

就在朱由检沉思之际,一名小太监匆匆从殿外走了进来,在马文科耳边低语了几句。

马文科听完,脸色微微一变,快步走到御案前,躬身禀告。

“陛下,刘老娘娘……请您去慈宁宫一叙。”

靠在御座上的朱由检缓缓睁开眼睛,脸上一时间全是茫然。

今天好多人投票、鼓励,祝福

我不会以为这完全是因为这本书特别好

这很有可能就是一场“吾孰与徐公美”——吾友之美我者,私我也。

但这也很棒了!谢谢大家,我会努力写,好好写,写完它的!

【本章史料】

1.前面有说到明朝的赋税是很吊诡很复杂的,很多部门都有直接征税的权利

2.这一章的“内府粮草”,其实就是其中一项征税。

3.也就是“江南白粮”,这个和每年400万石的漕粮不是一回事哈,每年大概17万石左右,其中:

- 1万给皇帝,六宫等用

- 6万给内使(宫女和太监)

- 6万给光禄寺(用于祭祀、官员赐筵席等)

- 4.5万给官员发俸禄(因为很多俸禄都折钞了,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收这等高档米的)

——吴智和《明代江南五府北差白粮》

4.另外这个项目近乎全收本色,几乎不折银,皇帝老儿哪怕是江南闹灾害,也几乎不通过折银来减少的。本色这样理解就好,你卖馒头的,今年要交1000块税,现在不让你交现金或钢镚,让你押解500个馒头去北京,这就是本色交税……

5.详细情况后面再说吧,后面改革肯定会动内宫和江南的

p.s明天还有一更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