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升座——”
随着一声悠长的唱喏,朱由检身着龙袍,头戴翼善冠,从门后走出。
他一眼扫过下面黑压压的臣子,径直落座。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海啸般的跪拜声后,群臣起身。
永昌帝君登基以来的第二次大朝会正式开始!
鸿胪寺一声高唱:
“奏事——”
顺天府尹薛国观轻轻咳嗽一声。
等了片刻后,便在在无数道惊诧的目光注视下,从队列中走出,行至御前,跪倒在地。
“臣,顺天府尹薛国观,请奏京师新政,修路一期之事。”
他的声音不算洪亮,但在此时寂静的广场上,却造出了轩然大波。
群臣顿时哗然。
大朝会的奏事流程,乃是祖宗传下的规矩。
谁先谁后,谁主谁次,都有着严格的讲究,是朝堂秩序的体现。
吏部为天官,礼部掌仪典,再往后则是其他各部。
顺天府,如何能在这大朝会上第一个奏事?
方才入京的侯恂,敏锐地察觉到了其中异样。
天道循环,人事代谢。旧辙方故,新轨将成?
这位新君,要将今日这场大朝会上宣告他的新政么?
御座上,朱由检对下面的骚动恍若未闻,只是淡淡地开口。
“奏。”
薛国观早已知晓流程,他镇定地从袖中取出题本,双手呈上。
一名鸿胪寺官员连忙上前接过,转身快步走到丹陛中央,展开题本,大声念诵起来。
“臣,顺天府尹薛国观,领圣谕督办京师修路一事。自九月四日领命以来,赖圣上天威,各官用命,一期工程已然……”
就在鸿胪寺官员开口的瞬间,一道鞭响同时响起。
王承恩和方正化精神一振,与其他、屏风后的太监们一起,动作整齐划一地将面前屏风的第一层纸“哗啦”一声撕下!
露出了下面早已写满字迹的第二层。
鸿胪寺官员的声音洪亮,口音醇正,远远地传开。
侯恂,正站在队列中间。
他没有去听那鸿胪寺官员所念的题本之词。
敏锐地嗅觉告诉他,一切的关键在屏风之上。
他是眯起眼睛,仔细看向不远处那座屏风上的文字。
一看之下,果然如此!
屏风上的文字,与鸿胪寺官员念诵的奏疏内容,并不完全一致!
这里的文字,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繁复的修饰,只有一行行清晰、利落的条目。
【京师修路一期工程概要】
【筹集金额】:共计五十一万四千二百两。
【修路范围】:宣武门大街、朝阳门大街,共计一千二百九十三丈。
【修路标准】:路中八丈铺以石板,路面微拱,以利排水。左右各一丈,辟为行人道,栽植树木以为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