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6章 大年夜,这一年的宏图计划

“还想啥冬天,冬天那些老乡不都回去了吗?再说了,把炉子烟囱位置留好,真冷了就架炉子。”

“也对。”李建国反驳主要是觉得买砖建房浪费。打土块要便宜的多。但想想一下子盖好几间,时间比较紧,就别计较那么多了。

孩子们早早就吃完,在看电视了。女人们也已经在那边收拾起了桌子,这一年到头,大年三十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意义还是挺重大的,虽然忙,但忙的开心。

晚上睡觉的时候,梁月梅小声问着李建国:

“你说小龙一下子让种一百亩,那能行吗?咱这要种麦,葵,还要种苞米,再种一百亩,这地……”

“种吧,有大拖拉机哩,小龙也说了,咱们就试一回。再说老爹从口里能叫来人,咱就主要是做个饭,指挥一看,看着让人把活干好就行。”李建国给她宽心,“咱都当地主了,你想想哪能像过去那样干活?”

“嘿嘿嘿,”梁月梅笑着说,“谁能想到,这当了半辈子农民,还能当回地主?”

“以后日子好着哩,”李建国充满信心,“咱们好好干,娟和强强上大学咱们给他们准备好买房子买院子的钱。看现在这样子,以后地里干活用的机械越来越多,没以前那么累了,咱弄的地多,那挣的就多……”

“嗯,跟做梦一样。”梁月梅也感叹着,“这才几年?小四轮买了,大拖拉机也有了,地一下子就好几百亩……对了,燕京的那个院子,那钱还是得给小龙。我听你说用外国钱买的,那咱不就占了小龙的便宜了?”

“你不用操那么多心了,小龙知道感恩,这事我心里有数。现在我开大拖拉机,算兄弟两个合伙,这一两年我好好干,分红的时候多给小龙分一些就好。”

“对对对,虽然他赚的多,不一定能看上这钱,但该咱做的咱还是要做。咱是当大哥大嫂的,可不能让人笑话。”

她说到这里,又想到了什么,笑着说道:“晚上吃饭的时候,小龙说的那话,怪有水平哩。他钱赚的多了,家大业大,这心里还怪有数,知道尊敬你这个老大,比……那强。”

梁月梅其实想说比老二和妹夫强,但总归没说出来。其实这一年多,李安国和陈兴邦两家做的,比以前要强了不少。

李建国没办法评说,便没搭腔。

第二天天还麻麻亮的时候,村子里就已经响起了鞭炮的声音,起初是零星的几响,很快就此起彼伏接连不断的响了起来。

李强也早就爬了起来,催促着母亲赶紧准备下饺子,他要放炮了。

早上吃过饺子,一家人互相给孩子给了压岁钱,正商量着准备拜年的事情的时候,电话响了。

李建国匆匆去了里屋,揭开电话机上盖着的防尘布,拿起话筒,听着说了两句,李龙听出来应该是二哥李安国和姐姐两家到了,在县里汽车站等着。

这时候能坐到车也挺不容易的,李建国放下电话,就穿上衣,出来发动六九车。

李龙的意思是开他的六九车,李建国没让,让他在家里等着,自己搞了热水,启动车子后,开着匆匆往县里而去。

约摸一个小时,把人接回来,院子里更加热闹起来。

让李龙有些意外的是,今年过年,无论是二哥还是姐夫姐姐,两家给老爹老娘、大哥带的东西都不少,大包小包的,再加上七口人,把车子塞得满满的。

孩子们是最高兴的。兄弟姐妹们初一见面还有点陌生,但李娟已经大了,只用几句回忆和“红琴长高了”、“雪琴雪苹长漂亮了”的话,就让孩子们变得熟悉起来。

大人们还没聊几句,孩子们已经打成了一片,前后院子跑着笑着跳着,明明昊昊穿得厚,跟两个小包子一样跟在后面跑着,开心得不行。

这就是老人们说多要孩子的意义所在吧?(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