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0章 闲来无事,出国打猎

一路很颠簸,好在卡车司机来回跑了许多趟,经验丰富,知道哪里危险要慢点儿,哪里可能有落石要停下来看看。

不然他们也不可能下午进山,一般情况下,司机要是没把握的话,会等到第二天早上和其他车一起过。

曾经有一段时间,晚上这里是不允许过车的。

果子沟里,山上已经下雪了,这时候反倒安全一些,至少不会有泥石流。一路上也有车子同向或者对向过来,李龙还看到山坡下面,有车子滚落下去的残骸。

有惊无险的出了果子沟,太阳已经落下去,天擦黑了。

“往前六十公里就是霍尔果斯,今天我们在霍尔果斯那里过夜。”一过果子沟,刘山民就变得开朗得多,“我给你说的那两个哈萨克就在那里住,今天咱们住那里。”

李龙心说,这肯定是因为要到他的地盘了,自由度高一些,所以才会想着开心。

霍尔果斯现在还是个小村庄,口岸虽然开的挺早,但实际上现在并没有因为口岸而繁荣起来。

还得好些年才行。

刘山民的那两个保镖一个叫别克,一个叫木拉提——别克这个名字,哈萨克人里用的比较多,重名是很正常的。

他们住的地方距离国门不算远,附近就是边防连。虽然天黑了,但李龙还能看到国门那里,这时候国门建的不像后世那么气派,有个建筑就行。

三道卡子,边防官兵,武警派出所和海关的一起守着。

中间就是霍尔果斯河,两国交界的地方。

别克和木拉提很好奇的打量着李龙。

李龙这时候快一米九的身高,对这两个个头不算矮的哈族人还是挺有压迫感的。

让他们有些意外的是李龙懂一些哈语,能和他们交流几句,这就让他们挺惊喜的。

李龙说出来自己有一群哈族朋友,经常在山里一起打猎,让别克和木拉提还挺向往的。

晚上吃的是马肉纳仁,这边有吃马肉的传统,用别克的话说,马肉是热的,这冷天吃起来比较好。

马肉马肠子切成片,面条煮好后,把肉铺在上面,再切一些皮芽子摆在一边备用。面条是用马肉汤煮的,味道也很好,吃着是非常舒服的。

哈里木他们的纳仁大都是用羊肉做的,马肉也有,用的少。在这里吃到了正宗的马肉纳仁,李龙想着这味道真不错,等回的时候,带一些马肉马肠子回去。

“买熟的回去,要大锅煮的吃的香!”别克看出了李龙的心思,“伊宁那边有卖的呢,这里嘛,地方太小了,做了买的人少,没人卖。”

现在吃的都是自家做的。这时候这边的哈萨克牧民有不少冬宰的时候都要一家或者合伙宰一匹马,灌马肠子、熏马肉,一冬天吃的都是这个。

晚上睡觉的时候果然暖烘烘的。

“这个也就是这个时候吃,夏天吃上火呢。”刘山民比较有经验,第二天早上和李龙一起在后面上厕所的时候说的,“你闻闻,这尿的尿里都是马肉的味道。”

这当然不用特意去闻,味儿飘散的都是。

“今天就要过海关吗?”李龙不想说这个比较脏的话题,问道。

“嗯,手续给你办好了,中午咱们过去,三车拉过去,今天就能到阿拉木图,到时我带你到我家住!我给你说,阿拉木图那边我有三层楼房,折算着比在国内城市里便宜的,住着也方便。”

李龙心说这事情他是知道的,三四十年后,阿拉木图作为哈国第一大城市,房租贵、房价也挺高,但实际上不是特别中心的地方,一两百万人民币就能买套三层独院楼房了。

赶不上乌城的房价,毕竟对于口里人来说普通的乌城,其实是中亚最大城市了。

中亚五国(后来多了好几个)的人到乌城,一个个都震惊的很,不少直接就变成了中吹。

果然,吃过早饭过海关的时候,刘山民拿着证件手续什么的,顺畅的很就过去了。

这趟过去多了别克和木拉提。拉的东西除了成袋子的白,还多了一些酥油、黄油之类的东西。

买这些东西的时候,刘山民给李龙说:“那边不光缺食品,白、黄油这一类佐餐的东西也很缺,都算紧俏商品。”

以前这边也紧俏,这两年物资越来越丰富,不光不紧缺,买起来也方便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