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能装电话的大多都是公家机关,私人装电话的非常少,想来也因此马晓燕才会这么客气吧。
“我是李龙,马干事,有个事情和你说一下,现在有时间吗?”
“李龙同志啊,有的有的。你说吧,什么事?”
“我打算过几天去山里,给牧民那边修条通往冬窝子的路。去年我帮他们买了几台拖拉机,靠外山这边几个冬窝子琮能进去,生活方便了不少。
但靠里山的那些冬窝子没有大路,骑马驮东西非常麻烦,所以我打算帮他们修一条能进小四轮拖拉机的路,方便他们的生活。”
“什么?帮着他们修路?在山里修路?这工程量可不小啊!”马晓燕对山里的情况还是了解一些的,她问道:“就你自己吗?还是你们供销社一起?”
“我主导,我们供销社的领导知道后,说支持我的行动,会给我们提供一些物资和人力方面的支持。另外牧民们也筹集了一些物资,托我转卖后,我添了一些钱,买了一台推土机,等山里雪化,达到施工条件后开始干。”
“好好好,我给领导汇报一下,到时你给我通知啊——对了,你是在哪里打的电话?”
“我在我家里。”
“哟,家里装电话了啊?这可方便多了。对了,把你家的电话给我说一下,到时我好联系你。”
李龙把家里和收购站的电话都给报一下,意思是如果家里打不通,那就打到收购站,总能联系到自己。
马晓燕挂了电话后,立刻去向常务副部长汇报这个工作。
“李龙同志啊,没想到这些年他是越干越大了,都打算给牧民们修路了——好事。你一定要盯紧这件事情,到时跟踪报导,也算是我们对这项工作的支持和监督,当然,做得好了,路真修了,我们给他报先进个人,请功!这个李龙啊,总是给我们惊喜,好好好。”
马晓燕回到办公桌前,就有同事问她什么事情。
“李龙要给牧民修路?”同事听了后非常意外,“这是想赚个名声吧?修路可不是简单的事情,哪那么容易呢?不会就只是叫你过去采访一下,上一上报纸,后面就没了吧?”
“人家为了这个事情,已经买了台推土机了,投入这么大,怎么可能就是赚名声?”马晓燕虽然知道李龙通知自己这件事情,本身也有扬名的意思,但这几年看来,李龙也是实实在在的给牧民办事,扬名又怎么了?人家至少做了事情了,所以她必然是会替李龙说话的。
“一台推土机可不便宜,好几万呢。”另外一个同事说道,“看来应该是来真格的——这个李龙啊,当了代表,这事情越做越大了。”
“还是有钱,有钱了事情就好办了。”最先质疑李龙的那个人酸酸的说道,“要是我有钱,我也给老百姓办实事……”
“那今年给贫困地区儿童帮扶一对一的给你留一个名额?”另外一个同事笑着说,“投入也不多,一年最多也就是你半个月的工资……”
“那不行!”这人脱口而出,“我家生活也不富裕……”
其他人都笑了起来。
他们都很清楚这个同事的为人。让他说的时候,慷慨激昂,指点江山,这个扶贫是为了名声,那个创业是为了套取国家扶持,反正大家都是别有用心,只有他三观最正。
但真正等需要他挺身而出的时候,立刻就怂了。
这样的人很多,网络时代,这样的人更多。
和马晓燕把这件事情沟通好之后,李龙又去了趟供销社,给李向前汇报了一下。
其实他给马晓燕打电话之前也想着,如果马晓燕不去的话,他在想着是给姜至瑜说还是给北疆日报的记者说。
最开始给哈里木他们留守点修房子的时候,北疆日报就采访了他,当时留了联系方式,后来他成了自治区的先进个人,也采访过他。
李龙想着要不要搞那么大,毕竟自己图的更大,如果只是县里的宣传干事,可能份量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