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7章 会赚钱,也要能花钱

“上面有号哩,就是我的码数。”韩芳解释着,“谢谢叔!”

顾晓霞开门出来,看着李龙回来,笑着招呼一声,又进屋去看孩子了。

杨大姐往厨房走,边走边说道:

“他叔你还没吃吧?我给你热饭去。”

晚上饭是绿豆稀饭,馒头,炒菜。李龙正饿着,洗手后大口吃了起来。

吃完杨大姐让他快回屋,自己收拾厨房。李龙回屋里后,发现茶几上有一杯茶水,知道这是顾晓霞给自己倒的,便端起来喝了一口,进了里屋。

两个孩子睡下了,但还没睡熟,李龙进来的时候,明明还睁了一下眼睛,然后又闭上了。李龙笑了笑,坐在了顾晓霞的身边。

他又喝了一口水,放下杯子,顾晓霞站起来到他身后,轻轻捏着李龙的肩膀问:

“事情办的怎么办?陈站长一家还好吧?”

“不太好,一家四口挤在两间房里,住的挺艰苦的,我给他留了一些钱,正好他打算买个院子。”

顾晓霞点点头没说话。虽然自家生活条件好,但其实她知道的,条件好是因为李龙能赚钱。不然的话,自家最多和同事差不多,一天到头,为了柴米油盐算计着——其实这才是正常人的生活。

顾晓霞给李龙捏着,李龙从兜里掏出了买的金戒指,抓着顾晓霞的手给她戴上。

戒指在李龙这两世为人的眼里,看着挺素的,但顾晓霞却很喜欢。

她自小没母亲在身边生活,也就一直没扎耳朵眼,顾博远想不到这个,等大的时候能自己做主了,却又怕疼。

结婚的时候买的金耳环还是掐的那种,并没有耳朵眼,也就不怎么喜欢耳环,现在李龙买的金戒指她倒是挺喜欢的。

孩子睡熟,两个人这才打开电视,看起了小声版的《人在旅途》。

这时候国家和南洋关系非常好,派出一大批中层干部到南洋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这对于后来改革有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也让南洋成功的培养了一批亲近西方的官员。

其中有一部分以后到了高层,制定的政策就偏向于西方——甚至还出现了间谍。

当然,对于民间而言,最直观的印象,就是这个时期多了一批南洋的电视剧,比如《人在旅途》,比如《雾锁南洋》等等。

这电视影响力挺大,甚至到三四十年后,不少这个时代的人,还记得电视的主题曲:从来不怨,命运之错,不怕旅途多坎坷……

第二天早饭的时候,李龙把那块表给了顾博远。

“嘿,小龙你有心了,我这表已经快不能走了,正好换上。”

顾博远原来是有表的,老表在特殊年代经过了多次磕碰,其实已经快完成其历史使命了。

李龙笑笑,没吱声。男人之间,有些话不用多说。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