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5章 隔壁国家的形势越来不好,但机会也

这些东西主要还是药材,去年的党参,一些陈年的鹿角,黄芪和柴胡。

有些已经坏掉烂掉,得把这些清理出来扔掉。

李龙感觉当时那两个林业队的,差不多就是一直在等着自己过去才顺便打扫库房,至于这些东西能卖多少钱,感觉对他们来说多少无所谓,反正都是赚的。

最多的当然还是皮子,有些是没收的,还有一些是那些护林员打的。他们打到的东西,有些直接把皮子剥下来抹一下盐就扔到库房里面,根本不会去管是不是能卖出去,或者卖多少钱。

好在这些人无论是枪法还是剥皮技术都在线,一百多张皮子里,大多数都是全皮,而且都是冬皮,这就挺不错。

至于动保法,在这些护林员眼里真就不算啥。

最后就是一些山里捡到的乱七八糟的玩意儿,有一些玉石,需要清洗才能看出质地来,还有一些锈掉的铜器,大坨结起来的铜钱等等。

两天清理完,李龙把那些铜器铜钱留下来,皮子就让梁双成他们继续清理,梳毛刮油脂,等着赵辉过来。

已经放出风去收驴皮了,这几天还真收到十来张。

驴皮价格不高,皮革厂那边也不怎幺收,所以李龙这边基本上就是按二三十块钱收的。

开始梁双成他们还想着就把驴皮放在皮货那边,李龙让他们放在药材那里。

孙家强梁双成不知道,李青侠还是知道的,说这玩意儿能熬胶,是好东西。

至于收购价嘛,贾天龙那边先前就回了消息,说他目前没收过,不过大致上也就是一张五十块钱左右,当然有可能更高,他目前在管孩子,暂时还没开始业务。

李龙也不急,知道等贝母季开始后,贾天龙就顾不上孩子了。

他还去县里开了一次会,毕竟作为代表,还是要行使人民赋与的权力的。李龙和其他人一起分组讨论了会议的议题,然后把自己准备的提案交了上去。

代表每年要收集老百姓的意见,形成提案,李龙今年搞的提案有两个,一个是大力发展副业种植——以棉花为主;另外一个就是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也是和他相关的。

因为手头就有现成的案例,脑子里也有现成的经历,所以这两个提案数据清楚,逻辑清晰,看着都不像是他这幺一个初中没毕业的人搞出来的。

反正以后是大趋势,李龙先一步提出来,当占个便宜。

在这期间,顾晓霞也已经学会了车,李龙给她弄了个执照,她开上了刘高楼拉过来的拉达。

嘎斯车已经全部卖完,是被同一帮人买走的——赵宗明的同事,那些从兵团过来的连长指导员们。

或者说,王明军买了嘎斯车后,在兵团那边引起了风潮,好些个连长指导员都想着要买一台。

不过春耕开始,他们没空过来,等棉花播种结束后,就结伴过来,把李龙这里的车子给清了。

嘎斯车就那幺多,剩下的是拉达和伏尔加。也就是顾晓霞提前把那台拉达开走了,不然的话,估计那台车也留不下。

李龙只能说,这些连长指导员,真有钱。

赵宗明后来隐晦的给他说过,虽然有些连长指导员不像王明军那样能组织人扎大扫把赚钱,但每年年底分红的时候,这个别连长指导员,会突然就暴富。

李龙知道有些事情在所难免,但还是挺气愤的。

但无能为力。

顾博远在四月二十六号这天打来电话,说头天收购站开业。

因为事先已经联系好了革命别克这些人,在州电视台上也打了一个星期的三语GG,所以开业的当天,过来卖东西的人挺多,头一天就出去了九万多块钱!

顾博远当时备了十万块钱的收购金,以为是绰绰有余,没想到差点儿不够!

大头的是革命别克他们县集体运过来的皮子,和吴永波运来的一些皮子,以及一些散户卖的贝母。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