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算法
国内算力最高,规模最大,足足由 ,总计有 。
此刻足足有几十个会议室在同时举行会议,前来参会的语言逻辑学专家、计算机和数学专家以及硬件和通信工程师等济济一堂,每一处会议室之中都在不断发出激烈的讨论和争辩声。
他们在拟定最终的文字破译和算法方案。
将外星文字替换成人类文字是很简单的一件事。但如何高效且准确的分辨这些内容是否具备合理逻辑,并将其准确筛选出来供人工解读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这涉及到两个方面,其一是足够的算力。
这部分无需专家们理会,此刻有专门的工作小组在和外国对接并推进这件事。
其二便是算法。
如何用算法来分辨一段内容是否有价值?己方该如何设定逻辑,如何判断甄别标准?
这同样是一项极为庞大复杂的工作。专家们通过数天时间的讨论,已经确定了算法的绝大部分标准,但还有一些问题需要收尾。
专家们在激烈的讨论着,另一边,对外工作小组的工作同样进入到了尾声。
庞大的控制大厅,大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显示着诸多红色名字。
那是己方甄别出来的,具备征用价值的外国超算名单。
此刻的红色则代表着离线,也即并未接入到己方网络之中。
等候片刻,一个低沉严肃的声音响起:“奥斯蒂亚三号超算申请连线,通讯测试中……连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