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2章 朝贡之路,不去海西,去建州!

“叔!噶礼阿叔!我的亲叔!”

“为了铁甲.你就陪这群北方来的‘野人’马队,南下一次吧!”

“你和建州诸部,可是有些关系的。叔母不就是忽儿海卫出来的吗?忽儿海卫,那可不就是建州的祖上留下来的吗?”

“阿叔!你放心去吧!我会好好照顾堂弟和堂妹.阿叔,我指你名字的箭杆发誓!请你安心去吧!”

“.”

城头上,年老的女真汉子神情变幻,胸膛一阵起伏,连鼠尾的小辫都在晃动。可面对城外马队的气势,还有城内酋长的逼迫半晌后,他才咬着牙,无可奈何的点头认命道。

“行,我去!!”

面对噶礼的被迫出城,考郎兀卫中的部落民并没有什么愤怒,反而为新得的盐和铁甲而高兴。大江沿岸的熟女真卫所虽然都已汉化多年,但对老人的态度,依然是典型的部族作风。艰难的自然环境与始终匮乏的食物,都让舍弃四十多岁的“老人”,成为一种部落习惯的必然。实际上,当部落民年老体衰,无法自己捕鱼打猎养活自己的时候,那离他死去的日子,就不会很远了。

至于一墙之隔的城外,年老的噶礼已经面露恭敬,跪伏在“野人”马队的面前。这支朝贡马队虽然留长辫的野人蛮子众多,留小辫的汉化女真很少,但近着看去,才发现兵甲皆全,实力确实不俗。噶礼识时务的低着头,听着三位贵人的问话,一切都如实回答。毕竟,只要出了卫所寨子,生死就不由他自己做主了。

“你叫什么?噶礼箭杆?你是向导,知晓南下的路?”

“是!几位额真大人。小的噶礼就是向导,对南边的路比较熟,知道怎么走。”

“你去过大明朝贡吗?”

“去过几次。最初从海西走,后来也从建州走过。小人的阿妈,是松江中游忽儿海卫的。”

“忽儿海卫?建州诸部南下前的祖地?”

“对!建州诸部陆续南迁的时候,在忽儿海卫还留下了些没走的族人。真算起来,祖上也是亲戚只要到了忽儿海卫,就能沿着建州诸部南迁的路南下。一路沿着忽儿海河往西南走,然后翻过松湖,就是吉河卫!而到了吉河卫,就能遇到朝廷的边军马队了!”

听到“忽儿海卫”、“忽儿海河”、“松湖”与“吉河卫”,哈儿蛮酋长阿力眨着眼睛,大致听懂了对方在说什么。可是,这条路长的很,建州的地界又山脉众多。这个两千里外考郎兀卫的汉子,真能记住所有的路吗?

“噶礼,神灵与祖灵见证!你真记得朝贡的路?”

“.回额真们的话。小的只能记得大概。但绕开弗提卫,抵达忽儿海卫,肯定是没问题的!这一段路,小的走过几十次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