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数额有限、价格感人的官方铁器贸易,一方面是出于帝国对于北方各部的强烈提防。对于来朝贡的部落,大明宁愿赏赐更值钱的布帛和酒水,也不愿赏赐铁器。另一方面,则是中间的朝贡交易环节,各方一道道的过手与回扣。并且,边境的军队和官员,也要为利润丰厚的私贸,来留足空间。
如此丰厚的利益,后世晋商们走私的活计,在这个时代自然也广泛存在,只是规模要小上很多。向北疆走私盐铁,一旦被抓到的结果,绝对是严惩不贷,是要掉脑袋的!当然,和海贸一样,北方走私的背后,也有许多边疆的大人物,有着边地百姓的生存需求。杀的再多,总还是会有不怕死的人冒出来,根子是禁不绝的…
“俘虏的勇士和战士,就能换到少见的铁锅和铁斧?!…犴达罕的马哈大酋长,你说话算话?!不许反悔!”
“哈!我马哈阿骨打说话,从不反悔!这把铁斧,就是我马哈阿骨打送你的,就当交个朋友!”
说完,马哈阿骨打就从祖瓦罗手中,接过一把铁斧。他深吸一口气,猛地抡了一圈手臂,再次展示了自己的神力,把斧头向岸边投掷了出去,直接掷出了数十步!
“吼!着!”
“啊!好大的力气,真是好大的力气!好一个大犴达罕的马哈大酋长!…咦!这把铁斧,比之前缴获的那几把旧斧头,还要好些!…换!我们同意了,这就换!来人,去把那些新抓的俘虏,都带过来!…”
兀者阿骨打提着铁斧,亲自检查了锋利的刃口,还有后面厚实的斧背,脸上露出惊喜。很快,三个林中兀者部族的酋长,几乎没有任何犹豫,更没有任何还价,就一口答应下来。先祖见证!这种用俘虏换铁器,这种天大的好机会,错过可就没有了!
要知道,眼下辽阔的内外东北,和蒙古草原一样,铁器紧缺的很!一口铁锅、几把铁斧,都是小部落传家的宝贝。至于铁甲,那就更是唯有为大明当狗的熟女真部族,才能拥有的了!
所谓的“十三副铁甲起兵”,虽然和大明的边军没法比,但是在这个时代,在各地的女真部族看来,那可一点都不寒酸!
当然,东北肯定不缺铁矿。只是铁器的供应来源,完全把控在明军的手中,并且有专门的监军督查。而大明的中枢,更是人为的削减了辽东的冶铁规模。大规模的铁料场,此刻只有在辽东镇里才能找到。像是鞍山一带,就有“十里铁山”,设有“六卫铁场”,只是规模比起元代。“远不及十之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