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古老的氏族公社传统,整个村社中的私有财产非常有限,哪怕是村长或者酋长,也不能夺占公社的土地,私自调用村中的集体谷仓。这一项传统,也在颁布的主神教法中得到强化。而王国征收的贡赋,也是以村庄或旗队为单位,并不会具体到某家某户。一方面,这节约了大量的征税人力与成本,另一方面,村庄各户也确实没啥财产可征,除非上阵打仗发过财。而整个王国的基本组成,就是一个个祭司入驻的村庄,和城镇周围分封的武士封地,以及封地更大的三级贵族。
在王国中,村庄公社、军功地主、分封贵族,三种土地分配并存,并且以绝大多数人口的村社为主,军功地主为其次。至少在王国生产力与村庄人口爆发式增长前,这种由漫长时间演化、又被教法修改后的村庄公社制度,并不会轻易改变。
“赞美主神!拿好农具,都回去准备春耕!雨季要来了,维护好各村负责的道路!会有王国武士去巡查的!…”
“是!赞美主神!赞美阿帕城的主祭大人!…”
作为一县的治所,阿帕城是重要的运输中心,延伸出三条人流不息的行军道路。一条往东,连接东方百里外的阿托亚克湖。另一条往东北,连通东北两百里的黑石城煤铜矿区,再往东则连接普雷佩查湖区的京畿。
至于最后一条,则先是向西延伸,直到西方两百里的阿帕平原尽头,橄榄湖边的陶土镇,才分叉成两条,分别通往北方上游的查帕拉大湖,和西南山区的科利马诸部。眼下,通往科利马山区的道路,早已经修整完成了。今年征召的修路民夫,则要去往西北,把去往查帕拉大湖县的道路彻底修好。
这三条主干道路在阿帕城周围十里,都是最高标准的三级石道,以大小石块为底料,矿渣、天然砂为填料,再用火山灰水泥粘合,由民夫拖着石碾压实,不会被热带多雨的气候所轻易损坏。三级石路的标准很高,但宽度就只是能够让十人并行,也就是修洛特印象中的“两轨”,能让两辆马车交错的距离。虽然,现在中美洲还没有马…“诶!大城周围的石路,可真是气派好走,一点不用担心硌脚…出了城郊,可就没那种好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