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收益

从五月到六月,全球汽车行业展现出了“系统性”这个词。

不管是藏於幕后的俞兴,还是政策收紧的监管,又或者频频出事的车企,大家都没想到事情会发展到这一步。

过山峰对雷诺的做空本以为只是一次车企的滑坡,但这却一滑再滑,排放造假接二连三地被揭露,两位顶级掌门人黯然下台,空头之王在吹捧中成为封號,反垄断行动却再掀新章,简直让人目不暇接。

如此眼繚乱的局势之下,博世集团终於站出来反驳脏水,展现早在07年就对大眾工程师发出的警告邮件,但这种“小事”都显得没什么热度了。

六月十八日,停牌许久的大眾集团在尖锐的舆论声中恢復交易,股价重重跌去15个点,市值蒸发超过200亿欧元。

然而,与上月的黑色十分钟不同,这一次连欧洲本土的许多民眾都有类似的评价——活该。

正常来说,普通民眾与用户其实对汽车排放是没什么感受的,排放多寡並不影响正常使用。

但汽车行业这种支柱型產业出现如此重磅又接二连三的丑闻,再加上政府又迅速的拨出救市预算,虽然確实起到切断风险传导的作用,美国方面的批评、欧洲在野党派的抨击、媒体连篇累牘的鞭挞却都让车企在市场里的口碑迅速下降。

与华夏市场不同,欧洲在环保方面兴起的政治正確確实是一股不弱的力量,而与之匹配的恰是对此观念认同的选民,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也把车企“清洁柴油”的宣传纳入买车的考量因素,现在这种情况无疑是一种欺骗。

政治博弈,商海险恶。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