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着重推动从实验室算法到工业级工具,从单任务优化到通用范式探索,就是结合了国际现阶段最顶尖研究的方向。
“俞总,我们也讨论了这个基金会的运作。”余凯最后提到组织机构的事,“决定基金会走向的委员会,我是一个,麻省理工的朱俊彦是一个,他是搞生成模型的,还有脸书的何恺明是一个,他做的是计算机视觉,带着dmlc社区的陈天奇是一个,还有一个就是你。”
“陈天奇可以负责基金会的一些日常运作,他做社区有一定的经验。”
俞兴失笑:“怎么还有我?你们倒是把位置都排好了,不对啊,你刚才不是说讨论出四个研究方向吗?那个,那个自然语言处理呢?没人代表这个吗?”
余凯没想到俞总还真的有认真听。
他解释道:“我这个委员就是想让刘铁岩来当,他是搞自然语言处理的,但他不愿意,我就先当了,然后,微软那边其实还有一位研究院的副院长周明,他在这方面更擅长,这次没过来,只是遥祝。”
余凯思忖道:“如果能说服周明,那就让他来当委员,俞总,反正你得有个位置,你是金主,你是帮忙搞钱的,别人没有都行,你没有不行!”
俞兴倒是没拒绝,只是笑着提醒:“挺好,一切都很好,除了没钱。”
余凯脸色一暗,这时候也再次提及俞总上次的建议。
“俞总,既然你觉得炒股能搞到钱,阿里现在没上市,你看其它上市公司怎么样?那些已经上市的,有业绩的,是不是更稳妥啊?”
俞兴沉吟:“这个嘛,这个,余博士,到了我这样,其实我看上市公司都是看它们失败的地方,反而不研究它们成不成功,之所以推荐阿里,实在是我几年经常打交道,所以有把握,要是你们乐意,加密货币也不错,但可能需要时间更长的持有。”
余凯听了,没觉奇怪,阿里的马伝不也是上来就挑失败嘛,但他对加密货币断然拒绝:“加密那个不行,那个波动太大了!”
他也看过一些加密货币的新闻。
余凯又问道:“那百度和企鹅呢?也不行吗?”
“先排除一个百度,企鹅嘛,没以前好,但还是那句话,长期肯定没问题,国内市场还会继续兑现移动化的红利。”俞兴认真的分享,“优先推荐阿里,是因为它现在的故事太容易说了,也很容易被美股那边的投资人对标认可。”
余凯看了两眼俞总,放低声音的问道:“俞总,百晓生呢?百晓生能不能有利好消息?”
俞兴立即严肃的答道:“余博士,千万不要走到邪路,内幕交易不行。”
余凯叹了口气:“俞总,这说不上是光速筹资还是光速破产啊。”
“不要上杠杆就是了。”俞兴不以为然,“你买了阿里的股票,它就算不赚,亏也亏不了多少,你还怕它突然腰斩啊?想什么呢,这已经是很稳的路了。”
余凯思考一会,忽然说道:“万一呢?万一过山峰来做空阿里呢?”
俞兴提供了最可靠的保证:“那更不可能了,过山峰绝不会过来做空的。”
余凯没有问为什么,只是突然想到了这么一茬。
他摇摇头,思忖道:“那我问问几个委员的意思,看看他们愿不愿意在技术之外筹资占股,嗯……市里有钱,这样吧,俞总,你可以和领导说,我们这个dlf可以和高校建立稳定的合作,可以给高校的相关领域提供研究经费,然后每年再让高校派出一两个优秀学生来实习。”
“高校的研究资金有限,学生在那边一般都是苦哈哈的,基金会可以提供从暑期开始的研究,这样九十月份搞论文,十一月投稿,次年中稿了还能去参加会议,也算是高校的人才培养了。”
俞兴惊奇道:“余博士,你这个怎么这么熟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