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觉得俞总在开玩笑。
“我是认真的,就像你想搞这个新的深学院,你碰见我就是碰对了运气。”俞兴笑道,“换了别人,国内可能真不会这样来掏钱和摇人来支持了。”
余凯这时候透露道:“俞总,我之前想着如果临港这边不支持,还可以去临安和鹏城试试呢。”
“能把临港放在三巨头前面,余博士,你已经很看得起我了。”俞兴没有生气,仍旧笑道,“回头你还应该跟着我去拜访拜访他们,他们是真有钱,我是硬撮合。”
两人的话题不自觉又回到新的深学院。
余凯在获得俞总的支持之后,实际上是拥有了更多的信心,对于拜访筹资有了一定的憧憬。
只是,他很快就意识到现实还是那个现实。
4月20日,阿里掌门人马伝来申城出席活动。
俞兴在临港瞧见消息,想着择日不如撞日,干脆就给马伝打了电话,邀请他来共商未来。
尽管先前有点小小的不愉快,马伝还是带着对碳硅集团电车的好奇过来了。
他参观了“九州”原型车,忍不住啧啧称奇。
但是,当他见到余凯,听完对方的讲述,乃至瞧见已经初步拟定的成员名单,还是直言不讳的给出意见。
“阿里是投不了的,这个东西,我不看好。”
“俞总,我建议你也不要投。”
“一个事情拉长到20年、50年,变数那么多,有什么意义呢?”
马伝表达了鲜明的意见,甚至劝告俞兴也撤回投资。
余凯没想到马总会这样,心中恼怒,脸色涨红。
“也许不要那么久。”俞兴笑道,“二十年也太长了,我觉得五年十年,还是能够投一投,盼一盼的。”
马伝闻言,直接询问余凯:“余博士,你们能五年十年的做出来吗?做出来一个有效的机器学习的成果?”
余凯皱眉,这个没法打包票。
马伝见他不答,看向俞兴。
俞兴想了想,说道:“我觉得这个事比较有意思,如果真成功,是能带来很大改变的,阿里又不缺这么一点钱。”
马伝摇头:“阿里要做正确的事情,而不是有意思的事情。”
俞兴冲着余凯笑笑:“余博士,马总否定你们了,不过,你们还会面临很多否定,我建议你们这个机构名就叫‘朝闻道’。”
朝闻道,夕死可矣。
马伝哈哈大笑,调侃道:“这是朝投钱,夕死钱没。”
余凯叹了口气,心里已经浮现贴切的翻译名,朝闻道,dawn of nous,但探索智能本源的道路看来也得顶着马总这样的看衰前行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