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嘆了口气:“俞总,你这……临港是个好地方,有灵罡公司,有碳硅集团,不过,我答应了朋友继续在百度留一段时间,俞总,我会来临港的,希望你到时还能给我介绍那些投资人朋友。”
俞兴笑道:“那你隨时过来,我隨时介绍。”
余凯感谢了俞总的允诺,虽然仍旧要留在百度,但决定缩短这个时间。
俞兴递过去一支烟,也提了个小要求:“我中午的时候问了问,听说百度深学院在语音识別方面的技术很厉害,我们碳硅很欠缺这方面的人才,不知道余总能不能帮忙引荐。”
碳硅集团的电车项目需要语音识別的技术,目前是在联合碳硅数据做研发,但进展一般。
百度在这方面十分不错,它的语音团队在2012年是內部评选的最佳团队之一,而深学院据说把深度学习技术也在上面开拓了不少。
余凯微微点头大,答应下来:“没问题,我回京城就找那边聊聊,看看两边能不能做个联合,百度这一块確实不错,要是有人愿意来临港,那看他们自己的个人意愿。”
他说到这里,不无自嘲的说道:“更不错的是把深度学习在gg系统和网页排序上的应用。”
余凯不是反对百度这么应用,是觉得公司把这方面的优先级排得太高太高。
俞兴保持克制,没有顺势讥讽。
下午时间,换了心態的余凯还到隔壁的碳硅数据参观了一番,这么一参观……忽然有种到了小百度的感觉,不管翟逸飞还是杨震原,都属於百度原来的技术派。
余凯和俞兴开了个玩笑:“怪不得临港欢迎我呢,原来是这边已经欢迎很多次了。”
“这是临港的欢迎,如果你愿意来碳硅集团,碳硅也欢迎。”俞兴客观的说道,“但是,碳硅集团可能没法完全按照你的设想来做。”
余凯的心意已经坚定下来:“嗯,感谢俞总,確实,我还是打算自己来做这一块。”
他相信这个前景绝对是能落地的,虽然未必是自己落地。
余凯又在临港留了一天,进一步见证碳硅集团和灵罡公司乃至智波公司的联合研发,对於这样一个“朋友圈”很有蠢蠢欲动的加入感。
没过两天,临港的俞兴接到李艷红怒气冲冲的电话。
“俞总,你和余凯说什么了?”李艷红的语气极其不满。
“他说他想创业,我说我支持他。”俞兴猜到情况,如实回答。
“你……你……”李艷红说道,“你凭什么支持他?”
俞兴反问:“你不支持,还不让別人支持吗?他是自己过来的,又是自己问的,我觉得不错,那我就支持,你要能说服他留下,那你就说服唄。”
李艷红不爽地掛断电话,对於余凯要求三个月后的离职以及俞兴的攛掇极其不满,也很不理解,为什么在余凯的口中,俞兴的支持能起到那么大的影响。
俞兴什么咖位?碳硅集团又是什么咖位?凭什么?
同时,他注意到百度人才的流向,决定在这方面有所收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