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idl的副院长,余凯把自己想要外出创业考察的最后一个目标放在了碳硅集团。
idl是前年酝酿,去年成立,也是国内第一家按照国际最高水准成立的深度技术研发机构,属于国内互联网行业前沿技术的一部分,院长就是掌门人李艳红本人来担当。
不管纸面上的研发实力,还是公司里给予的重视,这都是十分不错的。
然而,余凯从去年到今年,越来越觉得百度这里没什么意思,他想做的是人工智能,是深度学习,是从软件到芯片,从软硬件的联合优化。
但是,百度这里更多的是想把它在广告营收方面的功能发扬光大。
也因此,余凯动了外出创业的念头,思来想去的把方向定在智能驾驶解决方案这上面,连公司名都想好了,叫做“地平线”。
他本想立即辞职,但刚帮百度从美国挖来人工智能领域的大佬吴恩达,实在不好意思扭头就走,只能利用周末时间先走访走访国内的汽车企业。
从长安、长城到吉利、广汽、比亚迪,余凯走访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但是越走访就越失望,到了最后一个本来寄予厚望的碳硅集团,也变得没有太多兴致了。
智能驾驶解决方案,这个方向在国内还是太超前。
相对而言,去年成立探索自动驾驶团队的百度还算有眼光,当然了,这也是注意到谷歌等国外企业的研究方向。
余凯到了临港,第一时间没约到碳硅集团那位俞总,本想直接就此回了京城,但临港这边的碳硅数据公司也有百度的前同事,也就见了见面,又多等一天才等来碳硅掌门人。
他对于俞总的第一印象是年轻俊朗,心里觉得倒是和自家的李总有些相似。
“余总对电车也感兴趣吗?”俞兴简单寒暄,不清楚对面的来意,本想是让别人招待,但微信上被翟逸飞推荐介绍,也就抽时间过来见一见。
余凯点了一下头,亢奋的心态早就被现状磨平,很平静的说道:“是的,俞总,国内正经做电车的不多,所以,我很好奇碳硅集团的情况。”
他这话是真心实意的,正是因为这样,碳硅集团才是名单上最后一个拜访目标。
“哈哈哈,我们确实很正经,余总,走,带你坐坐我们的车。”俞兴惯例的邀请访客去体验原型车。
余凯对于碳硅集团的电车还是有好奇的,但他在硅谷的时候就体验过特斯拉,虽然有些诧异于“九州”的完成度,心里也始终不够兴奋。
如此逛了两圈,他近期考察的心情彻底熄灭,在百度里继续扶一扶吴恩达等一批海归人才的念头彻底定下来。
余凯感谢着俞总,跟着一起重回办公楼的时候忽然注意到一群工作人员在一台原型车的车顶上忙活,他随口问了句:“俞总,那是装什么设备呢?”
俞兴瞧了一眼,也是随意答道:“是测试我们供应商公司的产品,搞激光雷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