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阳晖感受到不少同事看过来的视线,但还是吐露实情:“我也不清楚,就是……就是不知道怎么回事。”
施天齐的笑声变大了:“老姚,你这人有意思,你得给我们传授传授当领导的经验啊,哪有不知道自己怎么升职的啊。”
姚阳晖不擅长口才,有心想回两句,但此刻的思绪仿佛打了结。
这时,施天齐瞧见总监袁景的身影,连忙走过去询问这次的具体情况。
姚阳晖默默收拾东西,又默默的离开办公室,骑上自己的自行车,带着惊喜和茫然的回到合租房。
他还是有些难以置信,这天晚上一度担心职务能不能最终落实,甚至觉得可能是上面搞错了。
次日中午十一点,本来周六休息的姚阳晖因为需要处理鹏城供应商的问题而来到公司。
他刚打了几通电话就瞧见院子里来了一辆奔驰,赫然是大老板俞总的车。
姚阳晖透过窗户,瞧见了俞总和他的客人没有上楼,只是指着另一个还未建设的总部厂址方向聊天。
他心里不太安稳,有心想去问问据说经手了自己职务的俞总,又担心打扰他的工作便按捺住了心思。
只是,中午在食堂吃饭,姚阳晖刚打了饭坐下就瞧见俞总一行人也来到食堂,恰好坐在隔着两个座的对面。
他心里纠结一会,忽然听到俞总的声音。
“姚阳晖,是姚阳晖吧,来来来,坐这边。”俞兴招呼给自己留下印象的员工。
姚阳晖惊讶于大老板能记住自己的名字,端着餐盘坐到了旁边。
“这是要做空气悬挂的郭总。”俞兴笑着介绍道,“这是我们供应链公司的副总监姚阳晖,刚提上来的,工作能力很优秀。”
过来参观考察的院士之子笑着和黑汉子打了声招呼。
俞兴继续说道:“我们极其重视国内电车供应链的培育和发展,郭总,可能我说这个话显得比较自大,但碳硅集团的发展过程也必然是带动国内供应链发展的过程。”
郭川捧场道:“哪里有什么自大,这就是客观描述啊。”
俞兴嚼了一口米饭,笑道:“郭总,你知道我这几个月搭建团队和调研、联络、投资国内供应链的最大感受是什么吗?”
郭川洗耳恭听。
“是我能感受到国内实际已经有很多技术储备的,有的是直接可以用,有的是具有很高的相似性。”俞兴很严肃,“就像郭总这个空气悬挂,囊皮能从轮胎厂商那边合作,分配阀能从电磁阀那边切换,还有空气弹簧,昆山那边的达尼思公司,它给日企搞变速箱壳体自动装配线,使用力控伺服系统实现微米级精度控制,这样的技术就可以直接用于空气弹簧的金属件压装环节。”
“这还只是空气悬挂,我们碰到的类似情况在各个环节……夸张点说,像是井喷。”
“过去十年时间,国内的工业化发展很快,对于我们启动电车项目就积累了许多技术。”
“我们接触的很多厂商,有的没有转型想法,有的早就蠢蠢欲动,而碳硅集团这样一个项目像是一个契机,就把大家的力量和技术都引发出来了。”
“郭总,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这就是到了时间了。”
俞兴一番侃侃而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