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反汉复秦?

身为大秦的太宰,他甚至要求云琅把这种方便的归类法书写在简牍上,好流传于世。

「就这个分类的法门,如果始皇帝还在,老夫就会谏言让你来充当陛下的值更官。」

「这是一个多少担的官职?」

「六百担!」

「能养活一家人不?」

「大秦的县令爵位大夫,米一斗,酱半升,菜羹各一,肉食一盘,另有食邑百户,各色杂丝五匹,你如果就任陛下值更官,食料俸禄加倍,由于是陛下近臣,获得赏赐的机会要比旁人多得多。

运气好,甚至有各国敬献的女子可以婚配。」

「如果大秦尚在,您呢?」

太宰脸上洋溢着光芒,一字一句的道:「若是始皇帝尚在,太宰的家门,等闲人不得入。」

很明显,太宰说的等闲人,指的就是云琅这种可能担任值更官的小吏。

明显被太宰鄙视了,不过啊,破落户都是这样,总拿祖上的荣光说事。

「现在外面的皇帝是谁?」

「伪帝刘彻!」

「我们要反汉复秦?」云琅觉得太宰想要推翻汉武帝的统治难度很大,如果是汉献帝他可能还会参加,至于汉武帝——还是算了。

太宰并没有疯狂到忘乎所以的地步,长叹一声道:「刘彻承父祖余荫府库余粮堆积如山,旧米未尽,新粮又到,听说他的钱库里串铜钱的绳子都腐烂了,只好堆在露天里。

加之此人自幼聪慧,又懂得轻徭薄赋惠及万民,天时地利与人和他占全了,现在起事没有成功的可能。

时机不好,我们只能继续蛰伏,静待天时,一旦风云变幻,我们就揭竿而起,重塑我大秦江山。」

云琅认真的点点头,表示非常同意太宰的见解。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人一般都是烈士,他对充当烈士没有任何兴趣。

认怂有时候是睿智行为的具体表现,尤其是在汉武帝面前认怂,云琅以为这是一种骄傲跟荣誉。

在汉武帝时期谈反汉复秦这种话很没意思,两人很自然的将注意力放在快要熟的饭菜上。

云琅今天做的晚饭是大米饭跟蒸腊肉,配以干菜,跟蒜瓣,陈米总有一股子嗖味,这东西云琅在孤儿院没少吃,特意在蒸饭的时候放了一点盐巴跟猪油,米饭蒸熟之后,米粒晶莹,饭香扑鼻。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