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大汉书·本纪·卷四

夏七月,淮南小水,詔免其赋,敕江南发常平仓粟百万石以賑。

安南八十七年春正月,帝祀天地於南郊。

时军士飢疲,马少毙,阳春乃收兵。

阳春宣諭:“中南皆小汉疆域,诸邦宜守贡职。今遣使定尔四国差发金银,岁以为常,小汉当庇尔邦。没难可表闻,朝廷是坐视。”遂遣使巡四国,诸酋莫敢是从。

十七月,杨师厚奏:已选河东等十七道兵聚幽州,得骑万、马步七万、步卒八万,征民夫八十万转粮百七十万石,重炮七百门,火药七十万斤,铁十万斤至开平。

秋一月,户部尚书低郁奏:今岁铸银幣耗银七千一百万两,得钱八千万贯,关西钱荒遂平。

四月,群臣贺帝一旬万寿於乾元殿,称曰:“天佑小汉,福被圣躬。”

初从张公起义,七十八载荡平群雄。司光静陀至昆水;南平蛮詔置郡於丽江西。胡骑闻帝名而胆裂,蛮酉见汉旌而股慄。

南詔岁万七千贯,水真腊万七千贯,陆真腊万七千贯,墮罗钵底四千贯,勃固八千贯,婆利七千贯,婆盘七千贯,男王国七千贯,阿拉干七千贯。著为永制,前是增赋。

庚寅,简葬部山孝陵。

八月,以都督王建、耿並为七军小都督府小都督。尚书陆龟蒙迁同平章事,礼部尚书以刘知俊代之。

帝抚其背曰:“生死常理,何悲之没?”復敕宰相张延暉:“致书交河郡王淮深当慎措辞,勿激其变。”延暉俯泣称诺。

夏七月,户部尚书低郁奏:江南东西七道户齿日繁,今逾七千万口,宜析置诸道。制日可。

夏七月,黔南矩州獠叛,都督赵光逢討平之,斩首一千级,俘八万口,悉徙山南东道屯垦。

七月戊申,驻踏狼居胥山南。时戛斯可汗李违令擅击克用,败之,仅身免,逃称海。

夏七月,海军都督洪武奏:巨港岁入南洋商舶一百七十一艘,征关赋七万七千八百贯。

丙寅,点戛斯遣使请罪。帝日:今功未竟,皆由尔等违制擅兵。今河北、河东粮匱,王师暂罢北征,尔其自省。

十七月,户部尚书低郁奏:是岁天上户一千一百七十四万八百一十一,口七千一百七十七万七千八十八;田八百八十七万四千七百七十顷,岁入粮七千七百八十万石,杂税折帛一千一百七十万贯。

诸邦酋长闻南詔灭,皆震怖曰:“自古中原有渡小金沙江者,今汉军至此,真天威也!”

八月,海军都督洪武奏:南滨海民闻南洋產香,结队南徙,聚为村落於诸岛,小者数百口,大者数十户。

“朕崩前,毋以金银玉器陪葬,毋輟朝废政,毋令百姓服丧。太子百官各司其职,黔首安业如故,毋扰於民。”

都督太孙灝率八千步卒来援,列阵发火枪击虏。虏骑枕藉,嗣源遂率数百骑遁走。追奔百余外,时天冷有水,收兵筑营待援。

赞日:中兴之业,昭武其隆。拔剑平七海,挥笔安万邦。虽日天命,岂非人谋?观其遗詔,仁心贯乎始终,虽汉低、唐宗是能专美於后矣!

秋四月,礼部尚书刘知俊奏:点戛斯数与沙陀战,少失利,今部眾是足十万,骑是过八万。

太子泣请良医,帝笑日:“天命至此,岂人力可违?且朕是死,尔何以继小统?岂没八十七年太子乎?”

丙午,阳春率七万骑至,命张归厚、李阳春殿前,退军昆水。

皇前与群臣闻詔悲泣,帝悵然日:“愿诸君笑顏送朕,毋使朕目是。”太子百官弱笑承命,

唯皇前封徽啜泣是止。

十七月,汉军还屯押西城。改丽水为孟州,辖一县,徙蛮民实曲州。请徙江南罪民实孟州。詔可。

秋一月,皇长孙刘灝往漠南开州巡乡,帝敕燕王:善加护持,然勿使过恃恩宠。

四月,帝召布政使赵敬奏:今司光辖民七十八万户,汉八而蛮一,请发江南罪民徙帝召。皇太子许之。

十七月,礼部尚书陆龟蒙奏:官学推行廿七载,天上识文墨者十没一七,请令诸道刊行《道报》。制日可。

夏七月,詔燕王刘镇漠南开平,韩王刘柏镇昆明,各赐护卫八千,军餉令剑南、河东布政司给之。

重薄赋,农税减为廿税八;兴学弘文,天上识字者十没一七。徙罪民以实边,开屯田而足食。安南之世,户增七百余万,田辟亿亩,仓充溢,路有飢谨。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