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汉军出塞

“两个月就两个月,两个月也要把契丹重创驱离!”

面对敬翔这番话,刘继隆郑重吩咐,而敬翔则是接下旨意后派出快马,在安破胡与斛斯光调集粮草的同时,将旨意发到了前线。

率领三万精骑、马步兵在柳城等待旨意的斛斯光在接到旨意后,他立马就向马懿等人询问了起来:“契丹可有什么动向?”

“至今并未有任何动向。”马懿作揖禀告,斛斯光微微颔首。

“若是契丹没有动向,便按照旨意,等待入冬后三路大军并进。”

“若是契丹真的有北逃之举,便令军中将士每人带足半个月的粮食和豆料,准备突袭木叶山!”

“是!!”李可举、斛斯律、斛斯金、马懿等人纷纷作揖应下,柳城也不断派出塘骑去打探契丹动向。

汉军派出的塘骑愈发频繁,这自然瞒不过契丹自己的塘骑。

面对汉军的不断试探,加之南边作为屏障的奚部土崩瓦解,契丹内部也不可避免的再度举行了常议。

只是这次诸部头人的脸色都十分凝重,哪怕是先前轻松的敌辇,此刻也不免的紧皱眉头。

“汉军受降南逃的奚人各部后便不再北上,眼下距离木叶山足有二百余里。”

“二百余里虽然看似漫长,却也不过就是三五日时间便能抵达的路程罢了。”

“南边已经放出许多塘兵,可若是汉军真的动兵,我们是在松漠与他们交战,还是撤往彻彻儿山?”

可汗帐内,遥辇钦德询问所有头人,其中也包括了北逃的奚部时瑟啜和突勒斯。

敌辇目光看向时瑟啜和突勒斯:“你们和汉军交过手,下面的人有没有说过汉军是怎么击败他们的?”

面对敌辇的询问,契丹其余几部头领也纷纷看向时瑟啜和突勒斯,而时瑟啜则是沉着脸色道:

“汉军的兵器厉害,这次又调兵六七万来攻打我们,我们修建的石堡和营寨根本挡不住他们的火炮。”

“如果不是我决断比较快,现在恐怕根本带不出这么多人来投靠可汗。”

时瑟啜的话令契丹八部的头人们纷纷动摇,敌辇则是沉着脸色道:“这火炮竟然还能从城头搬下来……”

此前他们袭击汉军,汉军通常都是利用石堡和关隘的火炮炮击他们,等他们自己承受不住死伤撤退就足够。

正因如此,敌辇还以为汉军的火炮是和塞门刀车、狼牙拍及重型投石机那种不易行军作战的兵器。

如今看来,火炮不是不方便行军作战,只是汉军一直没有与契丹在野外交战的准备罢了。

如今汉军准备完全而来,兵器能轻易击穿他们的甲胄和冲锋,那他们就得重新考虑是否该对汉军作战了。

“还有两个月就是雨季,我们如果现在就开始撤退,可以在雨季到来前撤到彻彻儿山休整。”

敌辇在得到了汉军的情报后,果断选择了北上躲避汉军兵锋。

他并不认为汉军会在松漠久留,毕竟此前大唐强盛时,也不过是修建了些石堡,派了少量兵卒罢了。

如今大汉刚刚结束战乱,虽然休养生息了许久,但也不至于来松漠与他们纠缠。

现在先撤往彻彻儿山,等汉军主力撤走,他们再继续南下便是。

“我愿意去彻彻儿山!”

“我也愿意……”

一时间,许多人纷纷开口赞同撤往彻彻儿山,遥辇钦德自然也知道现在最好的办法是撤往彻彻儿山,但看到敌辇赢得那么多人支持,他心里始终有些不爽。

只是他不知想到了什么,当即点头道:“既然如此,那就各部分别返回部落,准备带着部落撤往彻彻儿山。”

“好!”敌辇微微颔首,眼神轻蔑,令遥辇钦德更为火大。

“既然已经说好了,那就早点撤往彻彻儿山吧。”

敌辇起身吩咐众人并率先走出了可汗的大帐,其余头人也在他离开后纷纷离开了大帐。

在众多头人中,只有刚刚加入契丹的突勒斯和时瑟啜向遥辇钦德行礼告退,这令遥辇钦德的脸色格外难看。

在他们都离开后,遥辇部的五名详稳(千户)走入帐内,遥辇钦德则是吩咐道:“三天后,举部迁往彻彻儿山,怀德你留下。”

遥辇钦德将自己兄弟留了下来,其余四名详稳则是领令离开了可汗牙帐。

见到怀德留下,遥辇钦德则是示意他上前,表情突然变得凶恶:“你派人去想办法将我们北撤的消息告诉汉军,将敌辇撤退的路线暴露出去。”

“这……”遥辇怀德没想到自家哥哥,忍不住道:“阿点(哥哥),如果敌辇的部落遭受重创,那我们后面怎么应对室韦的南下和汉军的北上?”

“哼!”遥辇钦德闻言冷哼,抓住他领子道:“敌辇不死,我们就始终要被他压一头,可汗的位置总有天会落到迭剌部的手中。”

“现在借助汉人的手将他们重创,遥辇氏才能继续掌握可汗的位置。”

遥辇怀德闻言,表情只是略微纠结,最后还是决定以自己部落为主,沉着点了点头:“我知道了!”

“去办吧!”遥辇钦德松开了手,目送自己弟弟离开了牙帐。

在他走后,遥辇钦德将目光看向了敌辇常坐的位置,冷笑道:“敌辇,我看你怎么死……”

“驾!驾!驾……”

在木叶山的常议结束后不久,各部头人纷纷返回本部,并按照往年的路线向彻彻儿山撤退。

在此期间,各部加大了南边和东边的塘骑,而遥辇怀德也派人伪装成了迭剌部的塘骑,故意被汉军追击并投降了汉军。

他被汉军的塘骑带往了柳城,斛斯光也通过他得知了契丹举部北迁,并掌握了迭剌部北迁的路线。

“带他下去,多放塘骑来确定这些消息是否属实。”

柳城衙门内,斛斯光吩咐着左右将这投降的“迭剌部”降兵押了下去,在他们离开后,他才皱眉道:

“契丹有降兵倒不出奇,只是契丹才开始撤退就有降兵南下,这不正常。”

李可举闻言也是点了点头:“末将家族世代与契丹、奚部交战,这些契丹和奚部的胡虏都担心背叛后被杀,除了在大军溃逃时会投降,其它时候鲜少有还没开打就投降的情况。”

斛斯金闻言看向自己阿耶,忍不住问道:“那我们是否要将这消息告诉朔方郡王,是否出兵?”

斛斯光起身来回渡步,思虑片刻后才对众将道:

“先派塘骑看看契丹人是否要走这条路线撤军,如果真的走这条路线撤军,我们便出兵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哪怕这是埋伏,只要我军阵脚不乱,也能坚持到安都督来援!”

话音落下,他目光看向马懿:“汝先率五千马步兵押运五十门轻炮往饶乐水上游赶去,某率骑兵与马步兵三日后出发,最快第五日就能追到上汝等。”

“末将领命!”马懿恭敬作揖,随后接下鱼符,领兵牵引火炮出发饶乐水上游。

两日后,随着前方塘骑开始有消息回禀,迭剌部沿着饶乐水撤往彻彻儿山的情况已经属实。

斛斯光得知情况后不再耽搁,迅速派遣快马告知安破胡契丹北撤的消息,同时点齐柳城在驻的马步精骑,赶往饶乐水上游设伏。

正在燕山之中打探契丹动向的安破胡在得知消息后,也当即率军分兵开始追击契丹各部。

在这样的局面下,契丹各部则是按照每年北上放牧的路线撤军,而迭剌部则是选择沿着饶乐水北上。

从迭剌部的驻地到渡过辽水,整个路程足有三百里,而北迁不比行军,因此迭剌部撤退的速度并不快,每日不过三十余里。

“按照眼下的速度,最起码还有七天才能渡过辽水,然后再走十天就能抵达彻彻儿山。”

“不过北边室韦的狗崽子也饿了一整个冬季,恐怕会南下和我们为敌,需要小心些。”

二月下旬,敌辇在马背上对耶律阿保机讲述着部落北迁需要注意的事情,以及北迁后对室韦部的防范。

此时的他们在饶乐水西岸休整,部落中两万多骑在马背上的男人充当护卫队,其中三千余人穿着铁札甲,手里持着长矛与弓箭,警惕看向四周。

尽管他们的装备十分简陋,但这已经是契丹八部中最强的一支军队了。

如果不是迭剌部掌握了冶铁的技术,他们恐怕也拉不出如此之多的披甲骑兵。

“阿鲁,我总觉得有些不对劲。”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