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政通人和

在他们定下计划的同时,被刘继隆派往西域的张延晖也亲率数百骑兵及五千多民夫转般而来的粮食,延期抵达了西州的治所高昌。

一时间,高昌内外无比热闹,五千辆粮车带来的粮食虽然已经空了近半,但还是运抵了不少粮食。

“好好好,这有多少粮食?”

高昌城外,看着不断进城的马车,张淮深忍不住询问身旁风尘仆仆赶来的张延晖。

张延晖擦了擦自己满是汗渍的脸,主动说道:“阿耶的奏表送抵洛阳后,陛下便让人在陇右采买粮食,转般到凉州后,再以挽马牛车五万辆转般前往甘州。”

“某又与酒使君接连将粮食转般宿州、瓜州,最后连同敦煌的粮食一同运来,最后带来了这五千车约三万石粮食。”

他的话令张淮深生出几分不好意思,忍不住说道:“如此说来,其余二十几万石粮食都在路上损耗了?”

“损耗了二十六万四千余石,另有六千石在伊州卸下。”张延晖说着从怀里取出一份手书,递给张淮深道:

“阿耶,这是陛下给您的手书,希望您能前往洛阳述职,其次便是看看叔耶。”

“叔耶的身体不是很好,故此陛下才希望您前往洛阳,并让某前来西域。”

原本还激动的张淮深在听到张议潮身体不行,且刘继隆还让他前往洛阳后,顿时便冷静了下来。

他知道西域的局势还不安稳,也知道刘继隆派张延晖前来,主要就是为了接替自己安抚西域的局势。

可他还是不放心把西域交给张延晖,担心自己走后发生不好的事情。

“阿耶放心,某已经不是几年前的吴下阿蒙了。”

张延晖骄傲说着,同时将他这几年的经历都告诉了张淮深。

尽管父子二人常有书信往来,但在信中了解的始终只是其中一部分。

经过半个多时辰的交谈,张淮深总算是将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他忍不住伸出手拍了拍张延晖的肩头,骄傲道:“没有丢敦煌张氏的脸!”

“呵呵!”听到在家阿耶这么说,张延晖也不免露出笑容。

他知道自家阿耶不善夸奖,这般评价已经算得上是极好的评价了。

想到这里,他继续补充道:“这三千多民夫都是某从逆民中挑选的青壮,若是阿耶觉得可以,倒是可以直接令他们休息几日后将粮食运往庭州。”

“好!”听到张延晖如此安排,张淮深点了点头,同时与他说道:

“这半年多来,朝廷先后迁徙两万多逆民进入西域,其中大部分都被某安置到了龟兹和疏勒。”

“某倒是没有想到,他竟然将那小子也派到了西域,某看了看,与大娘子倒也适配。”

张淮深所说之人,显然是已经抵达疏勒并准备下乡的刘烈,而张延晖听后则是点头道:

“某到临州时还准备去看看他,不曾想他主动要来西域下乡。”

“阿耶走后,某好好盯好他,待他下乡结束后,倒是可以直接让他去庭州从军。”

“主动来的?”张淮深脸上表情微微动容,显然是没想到刘烈还有这份心性。

只是他稍稍想了想,随后颔首道:“毕竟是他的子嗣,能有如此心性也实属应该。”

评价过后,张淮深便示意张延晖跟上,带着他往安西都护府衙门赶去。

半个时辰后,父子二人便出现在了此处,且堂内也出现了李明振、曹议金、张淮溶等人十余名担任安西都护府要职的官员。

在这群官员中,张延晖格外注意了几名都尉,而这几人便是刘继隆下旨拔擢起来的将领,基本都是山丹旧卒出身。

在张淮深的放纵和刘继隆的安排下,安西、北庭、河西等三道兵马基本都由山丹旧卒出身的将领掌握。

掌握军队后,刘继隆便派出了十余名营田使作为官员,率先进入西域来经营屯田之事。

此外,屯田折冲府的设立,也加强了朝廷对西域的控制。

因此当张延晖坐下,并将他要前往洛阳述职,张延晖以副都护身份暂领大都护事宜后,李明振及曹议金等人都没有提出反对。

时局已经明朗的不能再明朗,大汉取代大唐,而他们若是还想要再进一步,便只能前往洛阳。

张淮深去洛阳,便是他们这群人先后前往洛阳的开始。

在将位置交替的事情说完后,张延晖便主动对众人开口道:

“今日高昌城外的粮食,想来诸位已经看清楚了,而朝廷这些年对河西、安西、北庭的帮助,诸位更是比某更要清楚。”

“某出发前,至尊便向某说过,关内道、京畿道尚有十二万逆民,这些逆民都要发配到安西、北庭来,以屯田折冲府为汉家开疆拓土。”

“如今西域虽有数十万口,但多在天山以南,而天山以北不过三万余口。”

“若是能将此十二万口安置天山以北,莫说收复黄草泊以东,便是将弓月城、碎叶城收复也不再困难。”

“这些人还只是开始,日后关内道、京畿道、陇右道的囚犯也将发配西域,且安西、北庭的官员俸禄和兵卒军饷也由朝廷承担。”

“十二万多逆民,往后五年陆续迁入北庭,在北庭西部设轮台、清海、叶河、西林四县归庭州节制,州治轮台。”

“龟兹、焉耆、乌垒设安州,州治龟兹。”

“疏勒、姑墨、温肃、蔚头设南州,州治疏勒。”

“天山以南设安西道,天山以北设北庭道,两道暂不设三司,仍旧以大都护府节制。”

张延晖带来的消息,足够令整个西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十二万即将迁徙进入的汉口,加上原本的近二十万汉口。

这些人口足够让西域在二三十年后,彻底变为汉家土地,沿天山开垦的土地也将会成为日后军队向西拓展之捷径。

“日后逆民迁徙,皆有朝廷派官吏军队护送抵达,就地安置并开始屯垦,不可阻碍。”

张延晖目光扫视众人,眼见众人纷纷颔首认可,这才重新坐回了椅子上。

在他坐下后,曹议金主动开口道:“安西、北庭、河西等处有兵马三万,此前军饷为十二贯,不知朝廷……”

“朝廷已经定下。”张延晖打断道:“步卒十五贯,马步兵十八贯十八贯,骑兵二十贯。”

“明日某便派人将此事告示诸镇,且官员俸禄亦有提升,然职田、永业田需收回。”

职田和永业田要收回的消息让曹议金和李明振暗自皱眉,但他们并未提出异议,而是准备看看官员的俸禄情况。

只要损失不太大,他们都可以接受朝廷的新政。

如此想着,曹议金便继续作揖道;“如此,下官便没有异议了。”

张延晖闻言看向众人,见众人没有表露不满,这才起身遣散众人与张淮深往内院走去。

“看来他们也知道,如今的朝廷今非昔比了。”

张淮深感叹着曹议金等人的表现,张延晖闻言则是轻笑道:“阿耶若是去了洛阳,别忘记去看看东畿兵马如何操训。”

“如果这群人不服管教,河西与西域的城池可挡不住朝廷的火炮。”

“火炮?”张淮深不免浮现好奇之色,张延晖却并未解释,只是带着几分打趣道:“等您抵达洛阳,便知道这是何物了。”

“汝这厮……”

见张延晖如今都敢和自己打趣了,张淮深又气又满意,只能重重在他后背拍了一掌,紧接着催促道:

“汝阿娘日日挂念,如今来了,便加快些脚步,早些见到她。”

“是……”

张延晖痛的龇牙咧嘴,只能不断活动肩膀来舒缓疼痛,狼狈的跟着张淮深往内院走去。

两父子的身影渐行渐远,最后消失在了长廊的尽头。

不多时,内院传来了阖家团圆的笑声,那笑声传得悠扬,但相比较此地的太平,中原的情况就复杂许多了。

“铛…铛…铛……”

“万岁、万岁、万岁!”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