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进驻卢龙(万字大章)

第 进驻卢龙(万字大章)

“他这病来的不是时候……”

正月二十二日,手持急报的刘继隆站在池前,眉头紧锁,脑中思绪万千。

“燕国公今年应八十有八,加之去岁便听闻染了风恙,病重只在朝夕之间,殿下也应该早就料到了。”

轻柔的声音自身后传来,刘继隆侧身看去,但见李梅灵已将头发挽起,虽依旧美丽,但却在几日间多出了几分韵味。

“吾虽料到,却没料到他倒在了关键时刻。”

刘继隆低头看向这份急报,随后却又舒缓道:“好在魏博退兵,中原三镇的兵马可以分调了。”

“您准备先对付朱全忠,然后再北上解决卢龙内乱的局面?”

李梅灵身若无骨的靠了上来,感受手臂传来的柔软,刘继隆思绪不免微乱,暗道定力不足。

话虽如此,他却没有推开李梅灵,而是摇头道:“外朝之事,汝莫要干涉。”

“只是吾在此却要与汝道歉,恐怕吾不日便要提兵北上了。”

刘继隆没有交代自己具体的想法,但他这话却也透露了不少东西。

李梅灵没有纠缠,只是又抱紧了刘继隆几分:“殿下且去,早些回来便是。”

“嗯。”刘继隆见状轻轻推开她抱着自己的手,接着头也不回的向外走去。

李梅灵站在原地瞧着他渐行渐远,直到身影消失不见。

“刚刚大婚,汉王便要出征,这可苦了殿下了。”

女官上前为李梅灵打抱不平,李梅灵却满眼欣赏的看向刘继隆消失方向,头也不回道:“如此方为大丈夫。”

她转身向堂内走去,女官急忙跟上。

与此同时,刘继隆则是回到了汉王府内,并召来了高进达、李商隐等众臣,随即将张允伸死讯的消息告诉了众人。

众人闻言,纷纷倒吸了口凉气。

“卢龙与成德、魏博不相同,张允伸身死,若是能扶持其子,继而将卢龙收复,这自然最好。”

“不过殿下,卢龙地处边塞,马军众多,且自张仲武到如今,卢龙镇素来强盛,我军若要干涉,恐怕兵力有所不足。”

“即便抽调兵马干涉,可我军新获河东、义武、义昌等镇,尚有朱全忠未讨平,试图干涉卢龙,钱粮也是极大问题。”

刘瞻开口谏言,他虽然亲自领兵打仗不行,但却深得中原三镇百姓爱戴,并且在粮草调度上也十分出众。

他所说的,确实都是刘继隆所需要面对的问题,而对此高进达也主动说道:

“洛阳城内,眼下有关西运抵的四十二万石粮食,晋阳城则是转般了三十四万石,另官仓有粮二十万石。”

“晋阳虽有五十四万石粮食,可想要运往代北,沿途损耗在三成,而运往义武则损耗在四成。”

“洛阳粮食想要运往义昌,若是走运河倒是可以将路上损耗降低在三成左右,但需要兵马保障粮船经过魏博时平安无事。”

“换而言之,我军得深入魏博境内,与主动进攻无异……”

高进达话音落下,刘瞻又接上话题道:“两批粮食运抵前线,最多能运抵六十万石。”

眼下即将迈入二月,河北段的运河也自然化冻,成为汉军北上攻掠三镇的运输线。

“六十万石听起来不少,可我军想要插手卢龙,必然会引来成德和魏博乃至昭义的反抗。”

“想要对付四镇十余万兵马,非十万兵马不得,而十万兵马所需民夫,恐不下二十万巨。”

刘瞻继续说着,堂内众人尽皆点头,都知道他说的不错。

以运河为中心对河朔三镇出兵,确实不需要太多的民夫,两名民夫就能够保障一名兵卒二百里内的作战的甲胄、粮草运输问题了。

河北虽然因为安史之乱而人口损失较多,但这些年也恢复不少,几百万人还是有的,想要就地征募二十万民夫并不困难。

只是十万大军和二十万民夫,外加上数万乃至十数万的骡马,这每月消耗起码二三十万石。

六十万石,也就两三个月的消耗罢了。

两三个月灭河朔三镇外加昭义,这不管是对唐廷旧臣,还是对关西群臣来说,都是难以实现的事情。

刘继隆看着堂内群臣脸色渐渐变得难看,皮日休甚至开口道:

“不到半年时间,我军先后已经讨平河东、代北、义武、义昌、天平五镇,兖海也岌岌可危,算起来便是六镇了。”

“半年讨平六镇,本就十分匆忙,如今又要插手卢龙,这是否太过急率?”

向来支持刘继隆的陆龟蒙在这件事上,也显得有些踌躇:“不若趁卢龙内乱,先解决朱全忠和徐泗、淮南、昭义四镇,然后再集中兵马对付河朔三镇。”

韦庄也微微颔首:“先南后北,理应先把心向我军的淮南、感化二军给收服,再以雷霆手段解决昭义。”

“高骈在南边虎视眈眈,若是我军集中兵马对付河朔三镇,恐怕会趁机进攻淮南。”

众人都不看好直接对河北四镇动手,刘继隆听着不是滋味,目光看向李商隐和高进达。

但见二人脸上也有犹豫之色,刘继隆心里顿时不是滋味。

若说刘瞻、陆龟蒙等人不理解他,他还能够接受,但高进达和李商隐与他相识十几二十年,却也在这种事情上满脸犹豫,这让他感受到了不舒服。

蓦然起身,刘继隆顿时吸引了众人目光,但见他脸色凝重,目光凌厉,众人纷纷闭上了嘴。

“朝廷若是攻打淮南和徐泗,届时与高骈纠缠,河北四镇接着作乱,又该如何?”

“康承训这个人掌握淮南,有几分本事在手,即便高骈率军去攻,没有几个月别想攻下淮南。”

“让高骈先打淮南,届时我军再说降淮南,难道不比主动出兵要好吗?”

“朝廷打河北四镇,曾元裕与康承训必不会动手,而朝廷打曾元裕与康承训,且不提昭义的卢匡和成德的王景崇,单说卢龙的张公素和已经对朝廷动手的魏博韩君雄会如何?”

“北征四镇之事,不容争议!”

刘继隆目光扫视众人,众人只觉得其目光凌厉,纷纷侧过目光躲避。

“敕令,自洛阳征募民夫五万,运粮渡过黄河,北上怀州获嘉县囤积,再令怀州、泽州共征募民夫五万,采买豆料二万石。”

“敕令崔恕,调遣河阳、河中步卒万人齐聚获嘉,征募民夫十五万,分道运粮前往代北、义武。”

“敕令赵英,率东畿骑兵五千、马步兵五千北上获嘉。”

“敕令曹茂,着其节制代北四万兵马,以三万马步军东进妫州。”

“敕令郑处、张昶,分兵万人入长安,以长安步卒万人东进洛阳驻跸。”

“敕令斛斯光,以马步精骑北上沧、德二州驻跸。”

“敕令王式、陈靖崇,继续围困淄青二城。”

“敕令安破胡率天平步军一万南下,节制李阳春所部后攻朱全忠而去。”

“敕令耿明,若高骈走江北攻淮,立即指其为叛臣,出兵牵制其部。”

一连九条敕令,所调动兵马近十六万,民夫二十五万。

若是再算上各镇自己征募的民夫,民夫数量恐不下四十万。

如此大的手笔,自李漼东逃后,天下诸镇都未见过。

不过这样的手笔,自然也给朝廷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朝廷如今治下百姓,顶天不过一千八九百万,而如今动用的军民超过五十万,这还是没有征发关西百姓,只征发关东百姓的情况下。

可以说,如今的河东、河北经过刘继隆如此征募,可以说是三丁抽一也不过为。

“臣领令……”

群臣见刘继隆敕令,只能硬着头皮纷纷接令,但心中还是不太看到刘继隆此番作为。

眼见他们如此,刘继隆也憋着口气,起身头也不回的前往了内院。

群臣见状面面相觑,随后纷纷摇头叹气的走出了正堂。

刘继隆返回内院时,封徽正坐在内堂带人为刘继隆擦拭甲胄。

尽管封徽已经三十有二,但对于刘继隆而言,这个年纪的封徽却依旧漂亮。

见他走入,她颔首笑道:“北边的事情,把殿下从温柔乡唤醒了?”

“额……”刘继隆有些尴尬,只道是:“与她有子嗣,方能安定旧臣。”

“细君知晓某心意,又何必如此打趣呢?”

封徽也不应,只是低头为他擦拭甲胄,刘继隆则是坐在旁边道:“虎头眼下应该在上大一了,等他毕业,天下也差不多太平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