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高歌猛进(万字大章)

“模样生的真好看,怪不得僧人们说节帅是菩萨转世。”

“阿耶,就是他给我们发粮食和衣服的吗?”

“要称呼节帅,不能对节帅不敬。”

百姓们不敢喧哗,只是目不转睛的看着刘继隆在骑兵护卫下远去,私下讨论着。

“哈哈,挈(qiè)彪你看看,这些百姓的眼神与当初陇右的百姓一样!”

马背上,已经被拔擢为校尉,却仍旧提领一旅兵马的马懿畅快笑着,与身旁李阳春、高述等人讨论着江油百姓看向他们那尊敬的目光。

马懿有马成照顾,自记事以来,似乎只吃过两三年的苦日子,剩下的日子都是一帆风顺。

于他而言,能够被百姓以如此目光注视,比得到数十上百贯的擢赏还要令他舒服。

“你小声些,莫要败坏三军名声。”

高述忍不住提醒着他,马懿却依旧忍不住在笑。

二人谈笑间,李阳春则是说道:“话虽如此,但你们难不成忘了朔方和秦州的百姓是何模样?”

“我觉得节帅当初说的很对,这天下还是有很多百姓遭受疾苦的,我们能解救照顾的只是很少一部分。”

“不说远的,单说三川四百余万百姓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中,我们唯有跟随节帅击败高骈、李福、王铎三人,才能解救三川四百余万百姓。”

李阳春话音落下,高述与马懿顿了顿,眼神古怪打量着他,末了忍不住道:“我等现在已经参军,不用考试思想了。”

“哈哈……”李阳春轻笑,摇摇头的同时不再说什么,而是改变话题,与众人讨论起了此前的积草岭之役。

提起打仗,三人又渐渐活跃了起来,而刘继隆也在江油百姓的注视下走入了衙门中。

翌日,刘继隆率军二万拔营,留陈瑛与二千州屯兵驻守江油。

大军沿着涪江一路南下,七十里路程不过一天半便越过。

十月二十二日,刘继隆率军抵达江油关北部的一处河谷平川。

这处平川面积不大,不过二三百亩,仅能容纳两万兵马驻扎,而后续跟随而来的三万民夫则是驻扎在军队后方十余里道路上的几处平川。

涪江冲出的平川并不少,大的七八百亩,小的几十亩。

若是能将这些平川利用起来,也能开垦出几千亩水田。

陇右军所驻扎的平川,距离江油关不过二里路程,直线距离能直接看到矗立在山岭与涪江间的江油关。

江油关不过几十丈长宽,是江油被夺取后,东川兵马垒砌石块而成的关隘。

它西边是几十丈落差的山岭,东边是汹涌而下的涪江,江水中还有无法探明的暗流和乱石,无法渡船而过。

不过在经过江油关之后,涪江渐渐平缓,并且在江上冲出了一块数十亩大小的浮岛。

“盘堤的船工们果然没有说错,这里确实可以建造上千料的大船,顺水直下渝州!”

三军扎营时,刘继隆望着山峡外的大平川,以及那水流平缓的平川涪江,不免满意点头起来。

站在他身后的张武见状说道:“节帅所言甚是,若是我军能够占据绵州,夺下巴西,便能直接造船,依托水运来南下进攻渝州。”

“眼下东川近半兵马都在江油关,只要拿下此处,东川便是我军囊中之物,但高骈是否会趁我军攻取江油关时,直接出手占据东川呢?”

张武担心高骈利用其节制东川、西川的身份来占据巴蜀,刘继隆听后颔首:

“高骈定然会这么做,不过他想要占据,也得看他本事够不够。”

“更何况他即便占据了东川,最后依旧得在西川与我们决战,东川不过是他的一条退路罢了。”

高骈占据西川的好处有很多,进可攻退可守就是一条。

只要战事不顺,高骈可以依托成都旁边的长江(岷江),用船运来运走大部分物资,率军从容沿江撤往东川、山南西道和山南东道,甚至走入淮南。

若是可以,刘继隆自然想要全歼高骈所部,最好将其降服为自己所用。

不过高骈后路毕竟太多,这个念头恐怕很难实现。

但只要能夺得三川,能否围歼高骈便没有那么重要了。

这般想着,刘继隆转身走回了已经搭建好的牙帐中,而此时江油关头的东川节度使李福也在观望陇右军动向。

“阿耶,叛军所部不下二万,我军必然能守住江油关!”

站在李福身后的年轻都将便与他讨论起了结果,但李福却摇头道:

“叛军善用方术,便是连陇山四关都被攻破,这小小江油关,恐怕没有那么容易守住。”

李福担任过义成军节度使,后来才被调到东川。

他在中原围剿庞勋、王仙芝时,并未有什么出彩的表现,而这次也是他第一次讨击与唐军装备相当的叛军。

他率兵一万围攻江油,结果几个月下来都未成功,反倒是自己被杀伤两千多人。

自此他便清楚,这陇右恐怕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

尤其是刘继隆败北方十万官军后,李福更是连忙南下撤回到江油关,从后方增调兵力,分兵驻守松岭关和江油关。

眼下松岭关有五千东川军,江油关有一万二千东川兵,后方绵州还有三千援兵。

余下还有一万州兵散驻扎东川各州县,但根本派不上什么用场。

东川能打的兵马,早就被高骈赴任的时候带走了,李福抵达东川后,只能草草训练了几个月的兵马,以此来驻守关隘。

好在刘继隆没有率先进攻西川,又给了他几个月操训兵马。

如今的东川军,在李福看来,与他此前所率的义成军并无区别。

不过义成军、宣武军等镇所派援兵都被刘继隆全歼于秦州,所以李福自然清楚双方差距,故此忐忑。

他的忐忑并不能阻止刘继隆南下,所以他只能寄希望于高骈。

“高节帅可曾回信,何时派来援兵?”

李福质问自家大郎,李珣闻言道:“高节帅已经在集结兵马,并让我军坚守一个月。”

“一个月?”李福眉头微微舒展:“一个月应该问题不大。”

这江油关毕竟是垒砌石块而成,且厚足三丈,想要攻破并不容易。

“大郎,你在这里驻兵,切勿偷懒,某先回去休息了。”

李福眼看天色渐暗,他交代两句后,便走下马道休息去了。

一夜时间很快过去,翌日清晨,刘继隆从后方调遣三千民夫,驱赶辎重车来到江油关外一里驻扎。

江油关与平川直线距离不过二里,但走官道却有三里路程。

西边的九皇山十分陡峭,但植被相当丰富,不缺树木。

三千民夫驱赶辎重车来到江油关一里外,随后便开始搭建攻城器械。

三十台投石机被搭建起来,其次便是二十辆盾车和各十座的云车、井欗、吕公车。

关隘前的官道宽三十丈,投石机只能错落摆开。

当阵地修建好后,民夫们开始就地取材,挖掘石块并砍伐树木。

一天时间,数十亩树林消失,连树桩都被挖掘出来,连带着还有许许多多石块被堆积一处。

如此连续三天,直到积攒够了投石和三军所需的柴火,刘继隆才下令以张昶为主帅,张武与斛斯光居中,耿明为后。

张昶率领五千步卒与三千民夫接管阵地,当即开始以投石机强攻江油关。

“砰——”

数十斤的投石被抛出,于空中划过后砸在了江油关一带。

三十台投石机所抛射出的投石,仅有四五颗集中了江油关。

李福早知陇右投石机犀利,于是早早安排兵马躲在了城墙根下。

待一轮投石结束,他便带着李珣他们去检查城墙。

关墙被砸出了好几道白印,除此之外便再无任何变化。

“这投石机确实厉害,竟然能在这么远的位置,投出如此沉重的投石。”

“不过他们的投石机犀利,某修建的江油关也不是纸张。”

李福抚须平定了情绪,接着对李珣及东川两位兵马使交代道:

“且让他们进攻,只要不使用吕公车,均不必上城防守,看看他们能打多久。”

“是!!”

三人作揖应下,而接下来的几日里,张昶不断指挥投石机强攻关隘,虽有效果,但进度太慢。

刘继隆也不催促,因为他清楚张昶的能力,更清楚面对这种垒砌砖石而成的关隘有多难打。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