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咸通六年

得益于王式的手段,许多盗寇都逃出山岭,接受招抚,而王式也得到了庞勋、王仙芝等人的情报,将其奏表朝廷。

“王庞二贼藏匿大别山、鲁山二处,仗其兵甲掠诸寇。”

“然诸寇无可掠,唯逃山受招抚,依臣所见,贼无所依,入夏前必出山降尔……”

咸宁宫内,李漼听着由田允念出的奏表内容,不免笑出声来:“好好好,这个王小年,果然不愧是朕肱股之臣。”

得知王仙芝和庞勋已无翻身的可能,李漼十分高兴,但田允却道:

“陛下,王小年在奏表中还说了河淮两道百姓因盗寇作乱,流离失所者甚众,请朝廷蠲免受灾十三州赋税,另停罢河淮两道起运,以起运钱粮赈灾,如此方能避免再生大寇。”

“嗯……”李漼此刻对王式十分信任,不免颔首表示认可,但认可过后还是询问道:“若是蠲免十三州赋税,停罢两道起运,今年户部、度支等处会少多少钱粮?”

“这…约少三百万贯左右……”田允试探性说出,李漼闻言眉头微皱。

“钱粮度支本就不足,如今又少三百万贯,那所缺之额该如何补全?”

“罢了……传蒋相入宫觐见!”李漼开口示意,可田允却作揖道;

“陛下,蒋相月前言其风寒,而今高烧不退,三辞相位,皆不允……”

经过田允提醒,李漼这才想起来,蒋伸几次请辞,都被自己驳回了。

如今来看,他是因为自己不批准他辞官,故而称病不事政务了。

想到这里,李漼心里不免升起些许怨气……

“这一个个的都要辞官,是朕薄待他们了吗?”

“陛下自然没有薄待任何人,只是他们不解陛下用心罢了。”

田允连忙宽慰李漼,李漼听后不耐烦道:

“罢了,他蒋伸要走便走,朕就不信,朝廷离开他便无法运转。”

“拟旨,迁刑部尚书徐商为兵部尚书,领东莞县子,拜同平章事。”

“以同平章事路岩转户部尚书、领度支,不得有误!”

三言两语间,李漼便罢黜了蒋伸,以刑部尚书徐商担任新相,督管兵事。

原本督管兵事的路岩,如今被调转户部,兼领户部与度支的差事。

“奴婢领旨……”

田允地位低微,王宗实乞老告离庙堂后,更无人支持,因此在李漼面前显得较为卑微。

李漼很喜欢看他卑躬屈膝的样子,不免颔首道:“速将此事办好,令路岩熟悉户部与度支差事后,立马入宫面见朕。”

“是……”田允躬身作揖,连忙退出咸宁宫去。

不多时,旨意便经北司之手传往南衙,而南衙诸相中的路岩与亓元实等人眉来眼去,私下联系不少。

眼见是北司发来的圣旨,路岩稍微看了圣旨中的内容,虽说觉得户部与度支的差事棘手,但想到自己掌管户部与度支,地位更是水涨船高,由此便将圣旨传下。

在家中装病的蒋伸在接到圣旨后,当即便让家仆变卖长安宅邸及带不走的财货,准备即日返回江南东道的常州故乡。

与此同时,路岩也开始接手户部与度支,费了不少时间来熟悉此间政务。

待到路岩熟悉户部与度支政务后,蒋伸也交接结束,辞官回乡养老去了。

不过对于路岩来说,烫手山芋却才刚刚传到手里。

二月中旬,路岩带着户部、度支的文册前往了咸宁宫,忐忑着走入殿内,见到了殿内的狼藉,以及坐在金台上的李漼。

“陛下,臣同平章事路岩,携户部、度支文册前来觐见。”

“赐座!”

李漼颔首示意,随后才道:“王小年月前奏表于朕,言河淮两道饥民甚众,不仅需要蠲免受灾十三州的赋税,还需要停罢蠲免起运钱粮来赈灾。”

“朕此前已经答应了王小年,听闻这番做法会让度支少去三百余万贯赋税,不知户部与度支能否补全积欠?”

李漼的话,如晴天霹雳打在路岩身上。

面对这位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的至尊,路岩只能艰难道:

“我朝度支,往往七成用于军饷拨付,然至如今,却已提高至八成。”

“去岁仅军饷便度支一千四百余四万,百官俸禄又度支不少,加之宫廷修建佛寺及出巡等支出,前后积欠三百七十六万。”

“若是加上过去四年的积欠,则不少于五百五十万贯。”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