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西市见闻

诚然,陇右的肉价,确实要比临近陇右的山南西道、剑南道要高,但比关内道和京畿道就低了许多。

如今大唐还没有彻底的变乱,所以肉价总体来说还算稳定。

猪肉在大唐境内的价格并不高,买一头整猪也不过一千五百钱,每斤不过十钱。

之所以在陇右炒的那么高,主要是陇右所贩卖的猪肉,都是经过煽后的猪肉,腥臊味少,油脂多。

至于羊肉,主要分地区。

关内道及河东北部、河北北部来说,一只羊不过作价九百钱,但在京畿、山南、剑南和中原就能卖到一千五百钱。

陇右的羊肉价格,比关内道还要低,整只羊也不过八百钱。

至于家禽,陇右低于关内道、京畿道,高于剑南道和山南等道。

“今日没有贩卖牛肉,牛肉每斤作价在四十文到八十文左右。”

掌事实话实说,刘继隆也点头道:“羊肉便宜些,但百姓确实不容易。”

他回头看向百姓,挑了其中一名五六十岁的老翁询问道:“老丈,不知家中有几亩田地,几口男女,每年能卖多少斤粮食,换得多少斤钱?”

“我…我…我?”

“自然是您。”

老翁有些激动,确定是自己后,磕磕巴巴说道:

“节帅,我家中有一百八十亩熟地,十五亩垦荒地,家中有我与细君两人,另有四个郎君,长子参军牺牲了,另有三个女子。”

“家中去年留下口粮后,卖了七十石粮换了三万多钱。”

待老翁把家中情况说罢,四周百姓疑惑投来羡慕,亦或投来惋惜。

羡慕者,主要羡慕其家中田亩数量众多。

惋惜者,想来也是知道其家中田亩多数为抚恤田。

“三个郎君读书没有,女子嫁人了吗?”

刘继隆心里叹气,不免询问起来。

“都在松州坊内读书,女子还有两年才陆续婚嫁。”

老翁回应着,刘继隆也点点头道:“今日我刚去墓园祭奠,想来也祭奠到大郎君了。”

“多谢节帅!多谢节帅!”老翁作势要跪,刘继隆却扶住他:

“大郎君保境安民而牺牲,您若是跪我,我恐怕得折寿。”

“这…这……”

老翁不知道怎么说,刘继隆却扶住他,朝他作揖行礼:“如此便行。”

老翁连忙作揖回礼,而刘继隆也看向四周那乌泱泱的人群。

“可有家中不是工匠、不是烈属者?”

“有!有!”

百来人中,有七八人举起了手。

“我们是一开始就在狄道生活的,节帅!”

他们很激动,毕竟能与节帅说话,这是很大的荣耀。

“那位郎君请上前来。”

刘继隆做出请的手势,不多时便有一人挤到了前面。

他年纪二十七八,与刘继隆差不多,但身材却不过五尺二三寸,一米六五左右。

这样的身材,基本上是这个时代中,平民中的中等身材。

“节帅,我家中是狄道的,在洮州坊居住,家中有三十七亩公田,十二亩垦荒田,有阿翁、阿娘及我和弟妹五人。”

“去年留下口粮后,卖粮得了一千三百五十钱。”

“每年入冬后,为衙门制作麻布还能得个六百钱。”

男子的话,基本代表了除烈属、工匠以外,绝大部分平民的生活。

甚至男子的家庭,还是平民中中上的环境了。

饶是如此,全年除口粮外,也不过能有个两贯不到的收入。

“好大男儿,为何不去从军?”

“对啊,去从军也好啊!”

刘继隆还在思考,人群中却已经有了不少人在“教导”男子了。

男子却也无奈,只能道:“我阿翁年纪大了,弟妹尚幼。”

“我若走了,阿娘肯定种不完家中田亩,只能交给别人耕种。”

“即便有了军饷,日子也好不到哪里去。”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