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给的俸禄绝不算低,又有职田,他们却还敢做这种事情!”
“没有人会嫌弃钱粮太多。”刘继隆平淡回应一句,早就料到了。
都察院的制度还很粗犷,主要是正使、副使及监察使、巡察使四级。
正使曹茂、副使韩正可,监察使负责监察巡察使,而巡察使则是在各州县不断巡察。
都察院正使为正五品,副使为从五品,监察使为正六品,巡察使为正七品。
以职田、俸禄来说,即便是正七品的巡察使,每个人也拥有三百五十亩职田,以及每年八十石的俸禄。
职田的产出在交税后,加上俸禄和其它柴草油盐酱醋茶,最少值粮二百四十石左右。
拿来养人,也足够养活四十人,能让十几口人过上衣食不缺,顿顿有肉的日子了。
刘继隆的本意是高薪养廉,但事实证明,即便高薪养廉,陇右的贪官污吏却依旧在不断滋生。
不过对此,他也早就有了心理准备,毕竟前世经历告诉他,斗争是要持之以恒的,一旦停下就会前功尽弃。
“不用咒骂他们,你先对内部来一场自查,将该查的人查出来后,连带其家人一并贩往河西。”
交代过后,刘继隆示意他坐下,随后继续开口道:
“临州大学,你可以时不时过去看看。”
“那里是我为整个陇右准备的人,但现在他们还没磨砺好。”
“你先去熟悉熟悉他们,等我磨砺好他们之后,你再从中挑选一批人进入都察院。”
“现在都察院的制度还不够完善,但足够应对陇右十四州了。”
“是!”曹茂不假思索应下,刘继隆见状又与他寒暄几阵,直到用过晚饭后,二人才随之告别。
刘继隆回到了内院,自然也见到了封徽及她怀里的娃娃。
娃娃才十四个月,按理来说应该可以走路了,但刘继隆并未催促封徽及嬷嬷们让他走路,而是让他多爬行。
“耶……”
“虎头,莫要闹你阿耶。”
娃娃伸手探向刘继隆,却被封徽打断。
虎头是娃娃的乳名,至于他真正的名字……
“刘必烈,让阿耶抱抱!”
刘继隆伸出手,一手把刘必烈从封徽怀里捞了出来。
如此雷人的名字,也就刘继隆才会取出来了。
当然,在旁人看来,刘继隆兴许是希望孩子日后刚烈些,所以才取的这个名字。
刘必烈在他怀里,笑声如银铃般,不断手舞足蹈。
封徽见了,当即也笑道:“也就在您怀里,他才会那么老实。”
“哈哈哈……”刘继隆爽朗笑出声来,随后继续抱着刘必烈来回渡步。
见状,封徽也拿出了一封信说道:
“这是阿翁刚刚寄来的信,郎君要不要看看?”
封徽很少会拿家书来叨扰自己,因此当她开口后,刘继隆便知道这封信恐怕不是家书那么简单。
刘继隆将刘必烈放到了封徽怀里,接过书信看了看。
果然,信中内容,主要是封敖觉得自己年迈,而封邦彦等人又无力支撑封氏大局。
如今天下局势渐渐生乱,明眼人都能看出来。
因此封敖思前想后,准备迁徙一些封氏子弟来陇右居住,但其中并不包括已经为官的封邦彦等人。
若是迁徙百姓而来,刘继隆自然愿意。
不过封氏子弟毕竟是世家,哪怕已经落魄,可依旧是世家。
他们的到来,会不会影响到如今陇右的现有局势,这需要刘继隆慎重考虑。
对此,刘继隆没有立即回答,而是思考了一盏茶左右,最终才点头道:
“你给阿翁回信,告诉阿翁,可以令进奏院的杨信派人护送他们前来陇右。”
“我准备将他们安置到兰州,距离临州不远,又影响不到临州。”
刘继隆话音落下,封徽略带担忧道:“若是不方便,倒也……”
“不会。”刘继隆摇头打断,随即解释道:
“陇右始终要接洽世家和庶族,无非时间早晚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