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扫盲运动

“军中的甲胄都补全了吗?”

刘继隆询问张昶,张昶摇头道:“现在每年产铁五十二万斤,其中半数用来打造农具,军械坊能分到二十万斤。”

“坊内铁料倒是足够,就是工匠和学徒不足,二百多名专门制甲的工匠及学徒,每年不过能制甲二千套。”

年产二千套甲胄,这已经足够了,算算时间,最迟年末就能让军中新卒尽数穿上扎甲。

“扎甲的制作不要停,以工匠一名带学徒两名,逐渐增加制甲人数。”

“我们现在还不需要那么多甲胄,但日后会需要。”

陇右的人口已经达到了二十四万,军吏与百姓的比例在一比十二。

总的来说,这个比例还是有些高,如果不是陇右物产丰富,加上可以做二手贩子,贩马给剑南道和山南道,陇右百姓肩头的负担注定轻不了。

这种情况下,如果什么时候和朝廷翻脸了,以十二民养军吏一人的情况,肯定是不可持续的。

在刘继隆看来,起码要达到三十民养军吏一人,才能勉强能够和唐廷翻脸。

所以陇右的人口,必须能想办法提升到五十万以上才行。

不然商道一旦被断绝,陇右的日子注定不好过。

这么想着,刘继隆便看向了采矿的王伙长,谦和道:“没有你们,陇右就不可能那么安泰。”

“我代表陇右的二十四万军民百姓,感谢你们在这里的付出。”

他朝王伙长及远处的矿工们躬身作揖,王伙长吓了一跳,连忙回礼道:

“节帅哪里的话,如果不是您解放我们,我们还在给番狗做奴隶呢。”

“更何况您还给弟兄们工钱和抚恤,让弟兄们都没有了后顾之忧,是我们感谢您才对!”

王伙长接受过六个月的扫盲,还是有些墨水在腹中的。

这是陇右的现状,只要是伙长及以上的官员,不论军团、民团还是矿兵团,都需要接受最少六个月的扫盲。

六个月学不了太多东西,但起码能简单的书写,帮人写写姓名,登记登记还是没问题的,更别提千以内的加减乘除了。

“好好好,你感谢我,我感谢你,我们相互感谢。”

刘继隆握住王伙长的手,王伙长激动握着,而曹茂也开口道:

“节帅,我们该回狄道了。”

“好。”刘继隆应下,随后与王伙长寒暄几句,转身便离开了。

见刘继隆离开,几名矿工凑上来:“王头,您刚才和节帅握手了,什么感觉?”

他们目光激动中带着羡慕,王伙长则是后知后觉道:“忘记了,但节帅的手很软,比我家妇人的手还软。”

“您莫不是得了疯病?”

“对啊,节帅常年打仗,手都是拿兵器的,怎么可能手软!”

众人鄙夷看向他,王伙长急得辩解:“就是软!又软又暖和!”

“走吧走吧,王头估计是想家里的娘子了。”

众人倍觉无趣,只当是王伙长想女人了。

不管王伙长怎么辩解,他们都不相信,因为他们始终觉得,常年打仗的人就应该手硬手黑。

不多时,他们继续在矿洞内开始了爆破和挖矿的工作。

两日后,刘继隆他们也返回了狄道城内,而此时的夏收已经开始了。

城外的小麦正在被收割,所用的农业工具,基本都是刘继隆改良过的。

百姓们在田间朝刘继隆遥遥作揖,刘继隆也在马背上作揖回应。

曹茂和张昶及护卫刘继隆的五十余名精骑都感到骄傲,挺直了自己的胸膛。

“今年老百姓能吃口白面了。”

刘继隆望着沉甸甸的麦穗,感叹说道:“不容易啊……时间一晃就四年了。”

“三州的公田和私田,也基本成了熟地,粮食产出也将变得更多了。”

对于刘继隆所说的这些,曹茂也笑着颔首道:“今年的熟地加生地,应该能突破二百万亩了。”

“三年后的夏收和秋收,都护府正常收税都能收获四十万石粮,此后每年都能增长五六万石的税粮。”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