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会,进来一位一个身影便悄无声息地挨了过来。
静虚老尼一身青灰色海青,浆洗得倒是挺括,只是那领口袖缘已磨得发白起毛。
她脸上堆着笑,皱纹挤得如同揉皱的经卷,双手合十,念了句含糊不清的佛号:“阿弥陀佛,给二奶奶请安,给蓉大奶奶请安。二位奶奶辛苦,节哀顺变。”
王熙凤正被银子逼得心头火起,见了这老尼姑,眼皮都懒得抬,只从鼻子里哼了一声。
静虚却浑不在意,脸上谄媚的笑纹更深,腰弯得更低。
她身上一股子浓重的陈年檀香气混着说不清道不明的隔夜脂粉的腻味,钻进俩人的鼻孔,让俩人眉头一皱。
“二奶奶慈悲,”静虚的声音压得极低,带着一种湿漉漉的神秘:“贫尼本不该在此时叨扰,只是…有件积阴德的大好事,思来想去,非太太,二奶奶这等杀伐决断、手眼通天的贵人不能成全。”
王熙凤斜睨着她,那焦躁的眼底深处,一丝属于商贾的本能精光倏然闪过。她没说话,只端起旁边小几上一盏凉透了的残茶,用碗盖一下下撇着浮沫。
静虚老尼接着说道:“原正要到府里求太太,见到奶奶到此,先请奶奶一个示下。”
凤姐问道:“什么事?”
老尼道:“阿弥陀佛!只因当日我先在长安县内善才庵内出家的时节,那时有个施主姓张,是大财主。他有个女儿小名金哥,那年都往我庙里来进香,不想遇见了长安府府太爷的小舅子李衙内。”
“那李衙内一心看上,要娶金哥,打发人来求亲,不想金哥已受了原任长安守备的公子的聘定。张家若退亲,又怕守备不依,因此说已有了人家。”
“谁知李公子执意不依,定要娶他女儿,张家正无计策,两处为难。不想守备家听了此信,也不管青红皂白,便来作践辱骂,说一个女儿许几家,偏不许退定礼,就打官司告状起来。两家为这事闹得不可开交,眼看就要对簿公堂,血溅五步了!”
“那张家急了,只得着人上京来寻门路,赌气偏要退定礼。我想如今长安节度云老爷与府上最契,可以求太太与老爷说声,打发一封书去,求云老爷和那守备说一声,不怕那守备不依。若是肯行,张家连倾家孝顺,也都情愿。”
王熙凤听了静虚的话,心中一喜,正愁银子来路没有进项,丰润的红唇一撇,嗤地一声笑了出来,眼波流转间带着股子居高临下的慵懒:“哟,师太这话说的!这事儿听着倒不大,芝麻绿豆似的。只是嘛……”
她拖长了调子,身子往椅背里一靠:“太太是何等尊贵的人?这等下三滥的官司银子,她老人家连眼皮子都懒得夹一下,自然是不管的。”
静虚老尼那青灰海青袍子下的身子往前凑了凑,枯皱的老脸堆满了谄笑,浑浊的眼珠子紧盯着王熙凤脸上每一丝细微的表情:
“阿弥陀佛!太太金尊玉贵不管,可奶奶您不一样啊!您是这府里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这等积阴德、显手段的好事儿,您一句话,不就周全了?”
王熙凤眼皮都没抬,只用那染着蔻丹的指甲轻轻弹了弹小几上并不存在的灰,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讥诮,慢悠悠道:“银子?呵,我如今又不等着那黄白之物开锅下米。再说了,”
她眼风一扫静虚,带着点凛冽:“这等腌臜官司,沾手带腥,我王熙凤还不屑去做!”
静虚被这软钉子一碰,心头那点刚升起的妄想“噗”地一声,如同被戳破的尿泡,泄了气。
她脸上的褶子瞬间耷拉下来,像块揉烂了的抹布,半晌才悠悠叹出口浊气,那叹息声又黏又沉,带着股子挑拨的火星子:
“唉……话虽如此说,可奶奶您想想……那张财主家,是认准了咱府上的门路,才巴巴地求到贫尼这里,舍了脸面下血本。”
“如今府里若撒手不管,知道的,说是奶奶们贵人事忙,没工夫理会这微末小事儿;那不知道的,还只当是……堂堂国公府,连这点子抬抬手就能摆平的小手段都拿不出,怕了那守备家,或是……不稀罕他那点子孝敬呢?”
王熙凤那双原本半阖着的丹凤眼倏地睁开了!眼底那点慵懒讥诮瞬间被一股灼热的的兴头取代,她红唇一咧,露出雪白的贝齿,那笑容带着一股子不管不顾的煞气:
“手段拿不出?哈哈!师太,你是素日知道我的!”她手一挥,腕上沉甸甸的金镯叮当作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