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老爷子含笑站起身,轻轻拍了拍他肩膀后,就与后面的金庸寒暄问候去了。
李恒问小林姐,“小林姐,饿不饿?”
小林姐说:“还不饿,我们先陪你去相辉堂。”
“诶,好。”
李恒应声,然后转向周诗禾和麦穗,“穗穗、诗禾,今天辛苦你们了,要等会才回来吃中饭,你们要一起相辉堂看看么?”
麦穗和周诗禾互相看一眼,同时起身。
从26号小楼出来,快步行到相辉堂时,金庸先生悄悄对秘书感叹说:“此行不虚,收获良多,李先生多智博才、学富五车,我不及诶。”
秘书全程听了两人的文学交流,确实感受到了李恒的智慧和博学,她十分震惊,无法想象19岁的年纪是如何做到这一步的?
哪怕是从娘胎里开始看书,也做不到这种罕见的程度吧?
见到李恒前,秘书相信世界上有天才,但觉得那些天才也主要是靠勤奋。
但见到李恒后,有那么一瞬间,秘书觉得世界上也许真的有生而知之之人。
见秘书看着李恒背影,若有所思。
金庸顺口问:“在想什么?”
秘书脱口而出:“我对他十分好奇,萌生出想到他身边做事的想法。”
秘书的身份可不简单,毕业于香江大学,后面又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深造回来的,一直在帮金庸打理《明报》以及一些商业方面的事情。
对外说是秘书,其实亲近金庸的人都明白,这是一位代理人,平素很多事情都是她在做决定,只有重大事情才会由金庸亲自定夺。
就是这样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现在却突然说想离开。
换谁都会发蒙啊,换谁都不会高兴。
但金庸只愣一愣,并没生气,稍后慈祥笑笑,“有那位余老师在,李先生身边可能并不缺人。”
秘书说:“不,他缺人。”
金庸看她眼,又看她眼,沉思半晌道:“你若是真想好了,我可以替你跟李先生说一说。”
这下子轮到秘书错愕了,“您愿意放我离开?”
金庸目视前方说:“改革开放后,内地日新月变,发展很快,我老了,你再呆我身边不合适,限制了你的能力,你应该有更好的舞台。”
秘书沉默,过会说:“容我再想想。”
再想想?
金庸清楚,这位共事7年的秘书留不住咯,要飞咯。
ps:先更后改。
昨天虽然只更了一张,但也是有一万多字啦,后面由于要捋一捋接下来百万字的细纲,就没更新了,抱歉啦。
截止本章,已经更了10万5000多字,其实还算过得去了,后面继续努力,争取多写点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