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四点过。
庐山村迎来了两个客人,孙校长和林树森。
两人几乎是紧挨着余淑恒来到的巷子尽头。
前面的余淑恒发现了后面的两人,特意停下脚步等,等孙校长靠近了才问:“孙叔,你是来找李恒?”
孙校长笑着颔首:“看来什么都瞒不过你,我来找他商量个事。”
余淑恒清雅一笑,抬头望了望26号小楼二楼,掏出钥匙带路:“他估计在二楼,我带你们进去。”
见她熟练地开门进到院子里,孙校长和林树森快速互相瞧一眼,眼里写满了耐人寻味。
跟着进到26号小楼,孙校长四处张望一番,打趣说:“屋里布置还挺温馨,淑恒,这也是你的功劳吧?”
平素关系比较熟稔,孙校长说话没有什么顾忌,用很家常的语气交谈。
余淑恒摇头:“李恒和一些同学动手装扮的。”
沿着楼梯往上,很快就到了二楼,此刻客厅没人,倒是书房有动静传来。
余淑恒说:“他在书房。”
话说孙校长和李恒认识一年多了,却还见过他书房,一下子来兴致,径直往书房方向行去。
听到客厅杂乱的脚步声,擦书的李恒回过头,恰好和孙校长目光撞上,“孙校长,您来了。”
他赶忙放下书本,起身迎了过来。
接着又朝林树森打招呼:“林老师,你也来了,快请坐。”
李恒热情把两人招呼到椅子上坐好,余淑恒这时已经倒了两杯茶过来。
接过茶喝一口,孙校长放下杯子赞不绝口说:“不错!有阵子没见,你身上的文艺气息更浓郁了,颇有大家风范。”
李恒咧嘴乐呵呵道:“都是托您的福,咱们复旦大学环境养人。”
孙校长失笑,高兴地用手指了指他,又问:“你今年下半年要不要请假?我可是一直等你请假的传闻。”
请假是表象,孙校长本意是在问他新书情况?
问他下本书有没有思路?
李恒措辞道:“暂时是有这个想法。不过要国庆往后去了,到时候请假时间也可能会相对长一点,还请学校多多担待。”
孙校长满意地点点头:“这个好说。这校门你随时可以离开,随时可以回来,复旦以你为荣。”
就着新书聊了小会,随后孙校长话题一转,说起了正事:“明天金庸要来拜访你?”
李恒一直在家,没出门:“校长您也听闻了?”
孙校长满面笑容:“不止听闻,校门口已经挂横幅了,我来是专门问问你,要不要把你的作家名也挂上去?挂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