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一眼相中,打死也没想到的母女俩

见李恒一边忙着吃,一边疲于应付亲妈,余淑恒微不可查地笑了笑,但还是没掺和,安心当起了局外人。

说着聊着,夜宵吃到一半时,沈心就着良好氛围忽然问:“小李上面还有两个姐姐?”

李恒愣了愣。

仅仅一句话,透露的信息可谓是太多了。这阿姨不会对自己进行了调查吧?

如果这样,那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才让对方去调查自己?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思的问题。

因为沈阿姨一看就是那种贵气逼人的大家庭主妇,不可能吃饱了撑得去关注一个仅仅见过一次面的男生。

必定事出有因。

李恒把目光再次投向余老师,仍然没得到回应。

他不死心,用脚尖在桌子底下轻微触碰一下对方右脚,结果还是石沉大海。

李恒回答:“对,上面有两姐姐。”

沈心关心问:“来沪市这边读书,还习惯吗?”

“还好,一开始吃食方面有些水土不服,不过现在好多了。”他照实说。

交谈着,出人意料的,沈心并没有盘问太多关于他家里的事,更没有审查他祖宗十八代,全程下来就是简单聊聊,随意聊聊,倒是让他慢慢放松不少。

吃完夜宵,李恒以天色太晚为由,找着一个机会告辞,逃离了25号小楼。

奶奶个熊的!

妈妈热情如火。

女儿冷得像块冰。

这差异极大地母女俩真是亲生的?

他脑海中不由浮现出一排排问号???

不过她们倒是有一个共同点:不好相处。

和余老师相处累,有压力。

和阿姨相处更累,生怕说错了什么话。

等到李恒一走,刚刚还慈眉善目的沈心瞬间平复下来,质问女儿:“自己挑的男人,怎么一整晚不说话?”

余淑恒放下筷子,“就睡了一觉而已。”

沈心眼睛眯了眯,“就睡一觉?睡一觉把祖传玉佩送了出去?”

余淑恒问:“你看上他哪了?”

沈心说:“他虽然来自农村,但长相、才华和谈吐我都比较满意。我们家不缺金不缺银,却还没出过一个大作家,还能跨领域写出《故乡的原风景》,也算是新鲜。迎新晚会上的录像带,我反复听了半小时,当得起“人杰”二字。”

余淑恒开口:“他比我小7岁。”

沈心说:“我们这样的家庭,这都不是问题。”

母女俩面面相对,对峙良久,余淑恒问:“程阿姨那边打发了?”

沈心彷佛看穿了女儿的心思:“你要是想用一个李恒来糊弄我,那我告诉你,打错算盘了。

没了程阿姨,还有赵阿姨孙阿姨,你条件好,中意你的人可多着。在这事上,你爸一向是支持我的。

何况,你口里的程阿姨,我只要稍微漏点口风,她自会再次闻着腥味扑上来。”

沈心之所以这样上心,还是玉佩和黑色羊毛衫引起的。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