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 ,什么叫远见?这就是

麦穗回味一番这话,心里头突然有种说不出的解脱和难受,也拿起酒杯说:“我陪你喝。”

周诗禾说好。

接下来两女一人一瓶啤酒,尽情地喝,谁也没出声打扰,直到第二瓶啤酒喝完。

周诗禾放下空酒瓶,“穗穗,和我说说陈子衿。”

麦穗问:“你既然听说过子衿,想必他会做出解释的吧?”

周诗禾说:“那天时间有限,心情也不是特别好,他讲得很快很笼统。”

原来如此,麦穗坦诚相告:“我和她只相处了两年,不敢说真正了解。”

周诗禾嗯一声,静待下文。

麦穗回忆:“据我得到的情况:子衿的老家在前镇上湾村,和李恒的家只隔一条马路,两人是一起长大的,从小玩得好。

初一时,李恒带着张志勇几个,经常和其他男生打架,不怎么学好,那时候很多同学都比较嫌弃李恒、惧怕李恒、躲避李恒,但陈子衿例外。

呃,肖涵也例外。

陈子衿经常给他嘘寒问暖,经常给他钱,买菜、买笔、买零食,甚至偶尔还会给零钱。你见过他手上的c字型印记吗?

这个c是用卷笔刀生生刻上去的,张志勇说当时还流了很多血,陈的拼音是c开头,c代表陈子衿。”

周诗禾问:“肖涵当时怎么会输?是因为迟了?”

麦穗点头:“应是这样。”

周诗禾问:“陈子衿高三怎么会去京城?陈家不同意两人的事?”

麦穗犹豫一下,还是选择说起了这段隐秘:“可能陈家不只是不同意这么简单,要不然这次来庐山村的,就不是宋妤了,而是陈子衿。

或者说,李恒高考后就不会来沪市追求肖涵了,而是去了京城。”

周诗禾半分钟消化这则讯息,临了问:“你是讲,李恒和陈子衿发生关系后,陈家瞧不起李恒和李家,李家受过辱?”

麦穗柔声讲:“这是我和宋妤的私下猜测。据说,这两年李恒每次去京城,都是喊陈子衿在鼓楼买的四合院里过夜,他父母和二姐就住在那里。他从来没去陈家串过门。”

周诗禾问:“一次都没去过陈家?”

麦穗摇头:“没有。”

周诗禾说:“可惜了。这次是宋妤过来,看来陈子衿已经放弃了和他结婚的打算。”

麦穗问:“为什么这么想?”

周诗禾娓娓道来:“你和宋妤是一类人。你因为出于对宋妤的愧疚,迟迟不愿意和他发生关系。

我若是没猜错,李恒既然对宋妤是一见钟情,那想必高中就表白过,只不过是宋妤碍于陈子衿的存在拒绝了。

这回宋妤既然来沪市,敢来见我、肖涵和余老师,那肯定是已经过了心里障碍。而解铃还需系铃人,陈子衿十有八九和宋妤剖心聊过,宋妤得到了对方的谅解。”

麦穗问:“你是说,陈子衿自知和李恒结婚无望,转而支持宋妤?”

周诗禾说:“李恒两年都不去陈家,这等于判了死刑,陈子衿估计已经心灰意冷了,所以聪明地没有去消耗李恒的热情和爱。”

麦穗想了想问:“支持宋妤,陈子衿能得到什么好处?”

周诗禾反问:“你不也支持宋妤?”

见闺蜜直勾勾瞅着自己,麦穗叹口气,“别这样看我。我承认,我昨天回来没第一时间找你,直到现在才来找你,是心里有点乱,也因为宋妤在庐山村的缘故。

但老实讲,你和宋妤如果起纷争的话,我不会过分地拉偏架。”

周诗禾很敏锐,浅笑问:“为什么用“过分”一词,不还是会拉偏架?”

麦穗反问:“宋妤会容得下我。你若是和他结婚,容得下我吗?”

这个问题看似以一种漫不经心地方式骤然抖露出来。

实则,这才是两女今天谈话的核心所在,也是矛盾所在。

朝夕相处下来,周诗禾了解麦穗,麦穗何尝不了解这闺蜜?

来之前,麦穗就已经在心里反复推演过:以诗禾的性子和骄傲,爱情这么神圣的事情,估计是不想和其她人分享的,估计是想着怎么独霸李恒。

这一反问,这一将军,直接把周诗禾给弄沉默了。

这段日子,周诗禾不但想过这个问题,还翻来覆去想过很多次,她清楚知道:下次面对麦穗时,这是闺蜜俩一个绕不过的坎。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