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巴黎生活的新风尚

《费加罗报》一向以保守主义的政治立场闻名,并且这种立场贯穿了它的时事评论与文艺评论。

显然莱昂纳尔和他《本雅明·布冬奇事》并不讨他们的喜欢。

不过莱昂纳尔觉得这会不会和他两次拒绝了《费加罗报》的约稿有关?

但无论是好评还是差评,一部小说登上了《费加罗报》,就意味着它的作者正式被认可为法国文坛的一份子。

伊波利特·泰纳教授神情复杂地看了眼莱昂纳尔:“如果你需要任何帮助,都可以来找我。”

说罢,戴上帽子就离开了教室。

阿尔贝则非常兴奋:“莱昂,恭喜你,这可是《费加罗报》!——走吧,我请你去「弗瓦约」!”

「弗瓦约」餐厅位于卢森堡宫附近,是一家中高档餐厅,每人每餐的消费不会低于5法郎。

莱昂纳尔的注意力暂时从《费加罗报》上移开,看着明显热情过度的阿尔贝:“你有什么想法?”

阿尔贝见被莱昂纳尔看穿意图,倒也不扭捏,大大方方地承认了:“确实有一些,但我认为在餐桌上谈更合适。”

莱昂纳尔想了下,没有拒绝:“晚上去吧,中午我带好午餐了。”

阿尔贝有些惊讶,因为巴黎的学生和上班族在中午外食更为流行,只有工人阶层才会常带简易“食盒”,多是一些简单的面包、奶酪、冷肉。

主要原因是巴黎的公共饮食业发达、价格相对可承受,一般平民餐馆,一份全餐低只要10到15苏。

莱昂纳尔显然已经脱离了过去“穷学生”的阶级,即使没有贵妇人资助,以他的稿费都足以让他每天去公共餐桌扔下几个法郎然后大吃大喝。

难道他要像那些粗野的工人和泥腿子一样,啃硬得像石头一样的面包,和齁咸的冷肉?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