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忠诚的代价!

我们在强调带来‘文明’的同时,是否也应反思伴随征服与统治而来的掠夺与压迫?

文学的作用正在于提供不同的视角,刺激我们思考那些被忽略或者被掩盖的事实。】

一些知识分子和宗教界人士也在小范围的集会中,对《四签名》揭露殖民黑暗面的勇气表示赞赏。

——————

但出人意料的是,反应最强烈的,是在英国留学或定居的印度王公子弟,以及受过英式精英教育的地主后代们。

他们对《四签名》中揭露殖民疮疤的描写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慌与愤怒。

他们的家族地位和财富,与英国的殖民统治深深绑定在了一起,享受着殖民者给他们带来的稳定与特权。

印度精英在伦敦的报纸上发表了措辞极其严厉的社论,其激烈程度甚至超过了《晨邮报》等本土保守媒体。

一位在牛津受教育的印度地主拉贾·辛格爵士,愤怒地写道:

【这个法国小说家,正在恶意玷污大英帝国为印度次大陆带来的最伟大的礼物——秩序与法治!

他全然无视在女王陛下仁慈的统治下,印度告别了彼此征伐的土邦混战,结束了盗匪横行的无序状态。

我们,印度的绅士阶层,比任何人都更珍视这来之不易的稳定,这正是繁荣的基石。】

他进一步抨击莱昂纳尔企图挑拨离间:

【索雷尔先生试图唤醒的,是一种危险、蒙昧的怀旧情绪,那正是阻碍我们民族进步的枷锁。

他煽动性地将暂时的混乱归咎于殖民体系,却对遍布印度的铁路、学校、现代化的司法系统视而不见。

我们印度的有识之士,早已摒弃了那些阻碍进步的陈规陋习,我们正在拥抱着“更大的秩序”。

因为在维多利亚女王陛下的法律面前,我们不失尊严,我们与任何英国绅士平等!

这个法国人的言论,是对我们这些忠诚于帝国事业的印度人的侮辱!

更是对印度这颗女王陛下王冠上最璀璨明珠的恶意中伤!】

为了表达自己的忠诚,他们行动了——

二三十个年轻的印度精英聚集在《良言》杂志社楼下,愤怒声讨着《四签名》对殖民的污蔑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