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迈克尔·法拉第,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可以说是米哈伊尔在这个时代能够碰到的最接近圣人的存在,除了在科学方面的巨大成就,法拉第老哥在道德上也没有太大的瑕疵。
首先主打一个淡泊名利,发电机的专利是不要的,王室的贵族爵位也是不要的,还拒绝了皇家学会会长的提名,即便是政府的丰厚年金,由于当时会见他的英国首相对于科学家表现的比较轻视,法拉第便坚决拒绝,即便有人说和,但法拉第依然要首相本人进行书面道歉。
最终首相亲自派人把道歉信送到了法拉第的手中。
其次法拉第在学术上相当公正,从不搞学阀那一套,而且他的每篇论文都会认可他的助理的贡献,这在当时是非常少见的举措。
最后则是他始终热心公益事业,在“星期五科学讨论会”之余,他自1826年开始便会在每年圣诞节放假期间,为少年儿童举办一系列科普讲座。而到了后来的克里米亚战争时期,王室要求法拉第制造化学武器他也没有从命,因为化学武器违背了他的道德观。
另外在感情生活这一块,他和他的老婆撒拉相濡以沫共度一生,即便两人没有孩子也依旧一起走向了生命的尽头。
面对这样的人物,即便米哈伊尔听讲座听的云里雾里,但他终究还是没有做出什么失礼的举动,而是还算认真的听完了整场讲座。
等这场讲座结束后,正当米哈伊尔琢磨着该通过谁跟法拉第正式见一面的时候,或许是因为在场不少人都齐刷刷的朝米哈伊尔看去,又或许是因为米哈伊尔本身就比较显眼,总之法拉第无疑是注意到了这个正在思考着什么的年轻人。
而当他简单的询问了一下身边的人之后,法拉第竟直接朝米哈伊尔走了过来,然后颇为热情地主动问道:“请问您就是《八十天环游世界》的作者米哈伊尔先生吗?”
面对这种情况,米哈伊尔稍微愣了一下才赶忙起身同这位科学家握了握手,法拉第接下来的话则是稍微解答了一下米哈伊尔的疑惑:
“您的科幻小说对于科学知识的大胆使用和猜想实在是很有意思,特别是电报在小说中表现出来的迅速和便捷,政府都有人来问我电报真的有可能像小说写的那样连接起整个世界吗?
我答复说以目前的技术来看还有很长一段时间路要走,但并非没有机会”
这就对了!
其实从科学原理上讲,没有法拉第就没有电报,而电报出现的时间其实相当早,在1837年时英国科学家便展示了他们的五针式电报,并特意邀请法拉第前来观看,法拉第对此大加赞赏并为这一新生技术提供支持和背书,促进公众和学术界对其的接受。
不过法拉第总归是一个纯粹的人,他热爱科学探索,对于随后随着电报公司兴起出现的疯狂的“电报热”和金融投机,他感到十分厌恶。
并且同样是在1837年,美国的塞缪尔·莫尔斯在接近同一时间同时发明了电报,并在1837年在美国取得专利。由此英国发明家和美国发明家便开启了激烈的专利权之争,法拉第非常反感这种无休止的法律纠纷,认为它阻碍了科学的进步和技术的普及。
并且在信中表达过对这类“唯利是图”的行为的蔑视。
只能说人跟人的思想境界确实还是有所不同的。
而在此时此刻,法拉第依旧继续说道:“您的这部小说也激起了少年儿童们对于科学的兴趣,就在今年的圣诞节少年科学讲座上,还有孩子主动问起我电报的事情和相应的原理,您的《海底两万里》他们也非常喜欢,其中的海洋知识和科学知识也都很有意思.”
听着这位大科学家所说的这些事情以及相应的影响,米哈伊尔几乎都有点感动了,毕竟这又何尝不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呢?
不过说着说着,语气热情且温和的法拉第突然话锋一转,看着米哈伊尔的眼睛就说道:“不过您在小说里对部分科学知识的论述不太严谨,或许会让读者产生一定的误解,有些时候又将科学过于浪漫化了,这实在不太符合科学精神.”
米哈伊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