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靠小说成为神探与法拉第

当然,对此米哈伊尔只想说《是,大臣》和《是,首相》真是句句经典,而且压根就用不着套什么公式,英国如今的政治状况和各种各样的事件也总能让米哈伊尔想起有些台词。

只能说政治这玩意真是哪朝哪代都会用一些相似的手段,无非就是换层皮接着用。

而不管怎么说,由于米哈伊尔上述的种种表现,米哈伊尔姑且是在英国上流社会的社交圈里站稳了脚跟,甚至说还闯出了不小的名声。

当然,这种事情对米哈伊尔来说没那么重要,真正让米哈伊尔满意的还是上流圈子中的一些人已经渐渐接受了米哈伊尔的这身打扮,那些比较追求时尚和时髦的人已经向米哈伊尔打听起了这身衣服由谁设计又是在哪定做的。

每当这个时候,米哈伊尔便会颇为热心的给出一个地址,然后张嘴就道:“这身衣服穿在您的身上肯定再合适不过了,而且我向您保证,在如今的伦敦你穿着这身衣服走在街上,无论是谁都会用欣赏的目光多看您几眼的!”

不过这其实也有一定的风险,就比如被人一把抓住然后.

但这种事米哈伊尔就管不了了,而且还真别说,有人似乎就喜欢这种被人关注和看重的感觉。

得益于上述的种种活动,米哈伊尔在这短短十来天的时间里竟然也已经积累了一点在英国的人脉,至少当他想要参加由英国皇家研究所举办的“星期五晚间讲座”的时候,他并没有费太大的力气便拿到了最近一场讲座的入场券。

于是就在4月10日这天晚上,米哈伊尔穿上了英国上流社会如今常见的衣服,接着便兴冲冲地走向位于伦敦阿尔贝马尔街上的皇家研究所大讲堂。

这一讲座简单来说就是一场科学报告会,最早由英国科学家托马斯·杨在19世纪初开始,等到了1846年,这种讲座已经成为伦敦社会和科学界的“盛会”之一,旨在向公众普及和展示最新的科学成果。

它既是科学报告会,同样也是一种上流社会的晚间娱乐,主题涵盖物理、化学、电学、天文学等此时最前沿的领域,通常讲者会亲自进行现场实验演示。

那么在这一时期,主持这一晚间讲座的人是谁呢?

此人出生于一个贫困的铁匠家庭,由于贫困,他并未受到正规的教育,而是为了生计早早辍学,并进了一位书商的家里当起了学徒。

但这样的开局依旧阻挡不了他对知识和科学的渴望,在不断的自学以及一些贵人的帮助下,他先是以仆人的公开身份为一位科学家当起了助手,接着便一步一个脚印朝着名为科学的高峰攀爬.

等到他终于跨越种种艰辛、成就了伟大之后,英国皇室便准备像曾经授予不朽的艾萨克·牛顿贵族称号那样,考虑封他为爵士,但他答复说:“我以生为平民为荣,并不想变成贵族。”

他践行了他所说的这句话。

那么迎面向你走来的正是左手电磁感应定律、右手电解定律的迈克尔·法拉第。

怀着某种特殊的心情,米哈伊尔没过多久便来到了此行的目的地。

这一科学讲座的场地是一个优雅的木质大厅,大约可容纳三百人,有气体照明灯,讲台上摆着玻璃器皿、电池、线圈等实验设备。

而观众们的着装也相当正式,女士穿晚礼服,男士身穿黑色燕尾服。灯光柔和,空气中弥漫着各种不知名的香水的气息。

不知为何,当米哈伊尔兴冲冲地赶到这里并且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以后,没过多久,似乎就有人看向了米哈伊尔并且小声议论了起来: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