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狄更斯的惊诧与圣诞快乐(7.5k)

一八七零年,狄更斯与世长辞了。噩耗传遍了英国、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家家户户,连孩子们也知道了这个消息。据说有一个小男孩曾这样问道:

“狄更斯先生死了吗?圣诞老人是不是也要死去?”

《狄更斯评传》

我最亲爱的,你是我的生命...最可爱的小老鼠...最可爱的小猪...

狄更斯追求凯萨琳时写的情书当伦敦的时间终於来到了圣诞节的前一天的时候,伦敦某处钟楼上的大钟才刚刚敲过三点,但是天色就已经很黑了,或者说,在冬季的伦敦这一天压根就没怎么亮过,雾气隨著时间的流逝也浓重的仿佛要凝结了一般。

可这一天似乎又格外的热闹。

按照英国的习俗,每逢圣诞节,民间歌手將会挨家挨户去唱圣诞颂歌,以欢颂基督的诞生或有关圣诞的事件,因此许多民间歌手早早的就开始了自己的准备。

与此同时,伦敦的许多商贩们也已经忙活了起来,一般到了圣诞节的时候就要结算帐目,看看收支是否相抵,如有欠债,也需立刻归还。

而最热闹的地方肯定当属集市,圣诞节前夜是最后的大型採购日,在这一天,肉铺、

杂货店、家禽铺乃至书店都会变得分外热闹,空气中隱隱约约瀰漫著烤栗子、热红酒和烤鹅的香气,摊位上摆满了传统的冬青、常春藤和槲寄生枝条。

集市上挤满了形形色色的人,绅士们逛的不紧不慢,家庭主妇们正在跟各种各样的老板討价还价,即便是家境非常一般的普通市民,他们在犹豫良久后也会尽力买上一些东西装扮自己的住所,然后一家人对著冷冰冰的墙壁做著新的一年的美梦。

就是在这样的节日的前夜,一位个子矮小、头髮浓密、眼神深邃同时又让人觉得精力充沛的绅士正在这样的夜晚游荡,即便他们家圣诞所需的东西早就买好了,家人们也都等著他回来,但查尔斯·狄更斯依旧秉持著他从童年起就保持的夜游习惯,在街上漫无目的地走著。

这样的夜游无疑能够激发他源源不断的灵感,天气好坏对他几乎没有影响,每当雾气瀰漫,下雨或者下雪的晚上,他就到最陌生的地区漫游,一边走一边把听到的一句、半句话记下来,或是站在一家商店的门前侧耳倾听,或跟踪一对流里流气的青年男女..··,

而在这样的夜游中,他有时也难免回忆起自己的童年生活和现在的家庭生活,於是內心便不由得感到了些许烦躁。

不过在今夜他並不过多为这些情绪浪费时间,他真正想看一看的还是他最新的圣诞图书《炉边蟋蟀》的销售情况,儘管这本书他完成的有些艰难,心思也並没有全放在这上面,但他依旧想看看他所珍视的读者是如何看待他的新书的。

当然,儘管狄更斯外表看上去像个硬汉,但他的神经却是脆弱的,他只能在一片赞同、完全友好的气氛中写作,不利的批评会使他深感痛苦,他不得不儘量避免看这些批评。

通俗点来说,由於时代和技术原因,狄更斯没法实现物理上的“不好的评论我会刪”,但他正儘量在精神上这样做。

但要是遭到过多的批评和反驳,狄更斯那颗写作上的玻璃心那也是嘎巴一下就破碎了怀著某种忐忑不安的心情,狄更斯不知不觉间已经来到了附近的书店,而他刚一走进,便立马看到了在耀眼的灯光下格外明亮的gg牌,上面最显眼的部分赫然写著:

“英国人都知道的作家一狄更斯先生的圣诞图书《炉边蟋蟀》正在销售中!”

凭藉著几部反响非常不错的作品,即便狄更斯如今只有三十几岁,但他无疑已经是在伦敦有著鼎鼎大名的天才作家,在圣诞图书这条路上更是一骑绝尘。

而书店这边给出了最好的待遇,狄更斯新书的销售情况也並没有让书店老板失望,但凡有意愿在节日到来前买上几本书作为娱乐的中產阶级乃至更上层的人士,基本上都会考虑这本书:

“狄更斯先生的书吗?买上一本吧,今晚我们就在炉边给孩子们念故事听。”

“在圣诞节读狄更斯先生的书实在是再合適不过了,请给我来一本。”

“小约翰和我的父亲都很喜欢他的书....”

当听到这样的说话声的时候,即便狄更斯看上去神色冷硬、一脸严肃,但一股由衷的喜悦和舒坦还是在他的心间瀰漫开来,以至於他严肃的脸上都忍不住露出了一抹微笑。

严格意义上来说,狄更斯就是一位很爱惜自己的名誉的作家,在写作上他也想儘可能的让大部分读者都感到满意,这对一位作家来说算是有利有弊,某种意义上或许会拉低自己写作的品质。

总而言之,狄更斯某种程度上確实就是这样一位作家,拍拍自己的脸张嘴就道:“咱是一伦敦孩子,要脸,首先得对得起广大的读者,要作为一个正派人出现在大眾面前,就这句话,其它的玩去!”

狄更斯就这样沉浸在一种难言的喜悦中好一会儿,等到他回过神来的时候,他作为作家的敏锐很快就发生了作用,他几乎是马上就注意到了在他那最显眼的gg旁边,似乎还能看得到另外一本图书的gg:

“俄国作家米哈伊尔先生的首部圣诞图书《麦琪的礼物》正在销售中!”

俄国作家?

在短暂的愣了一下后,狄更斯立马就反应过来这位俄国作家到底是谁。

其实正常来说,俄国作家的作品在欧洲的影响力几乎约等於零,但这种显而易见的事实最近正被一位来自俄国的年轻人以一种摧枯拉朽的姿態不断打破。

即便他身上还有许多爭议,听说巴黎的文学界最近正在一拥而上地批评他,但谁也否认不了他已经出名的事实。

而在英国的话,他的那两部小说《八十天环游世界》和《海底两万里》销量相当不错,將科学精神和文学创作结合的思路无疑是一个非常惊艷的发明,尤其是在科学精神日益浓厚的英国,所引发的反响几乎是轰动式的。

特別还是他竟然將《八十天环游世界》的主角设定为一个英国人,那段时间英国报纸可是一直都在疯传他是一个跑到法国捞金的英国作家,直到更多的消息传来之后,英国这边才不得不惊诧地逐渐接受他是一个俄国人的事实。

俄国这种地方竟然也有作家?他们那边的人不都是在当奴隶吗?

这种惊讶的情绪一直到今天都还存在,以至於狄更斯听到了顾客们这样的疑问: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